undefined 

近期,台灣除了掀起超商霜淇淋熱潮之外,稍早之前,因法國知名老牌馬卡龍進駐台北,同樣掀起了一陣搶購旋風,讓全台各甜點店也一同跟進,無不推出多種色彩繽炫奪目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買單,但你知道一顆馬卡龍的熱量到底有多高嗎?

馬卡龍熱量高 連營養師也嚇一跳

幾乎是一口就能吃掉的馬卡龍,熱量竟然那麼高,餅皮原料:「杏仁粉100g、糖粉200g、蛋白80g」,另外夾心部分:「黑巧克力72g、奶油6g、糖漿10g、鮮奶油30g」,這些成分大約可製成20~30顆中型馬卡龍。

幫忙計算熱量的營養師蘇慈閔指出,根據這些原料所計算出來的熱量,一顆大約是88大卡,若民眾吃掉三顆,幾乎是三口就能解決的馬卡龍,熱量就會超過一碗飯,蘇慈閔坦言,以前沒有算過馬卡龍的熱量,今天認真算了一下,的確有嚇一跳。

色素禁忌 碰上馬卡龍就解除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許惠玉主任也說,馬卡龍有分大小顆,大顆熱量甚至高達120大卡,其中,還令人疑惑的是,家長對於許多食品的添加色素斤斤計較,原因是色素吃多了恐會導致過動症,所以希望孩子能少碰就不碰,但只要一遇上了馬卡龍,禁忌就再也不是禁忌,反而會放行孩子吃個幾口,恐怕讓孩子陷入高熱量與色素的威脅之中。

同樣聽到馬卡龍吃三口就是一碗飯的訊息,上班族陳小姐就說,幸好它很貴,否則真的還可能一次買好幾顆一吃再吃,營養師蘇慈閔則提醒,因為馬卡龍很甜,一般民眾都會搭配咖啡或無糖茶飲下肚解膩,但在搭配之間,更可能忘記馬卡龍的甜膩,進而一吃再吃,建議民眾吃馬卡龍,一定要適可而止三顆為限,才能避免攝取的熱量超標。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在享用一頓油膩膩的大餐後,很多人可能會喝一杯咖啡解膩。但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這樣反而可能會讓血糖加倍升高,甚至是從正常值升高到有糖尿病風險的地步。

加拿大圭爾夫(Guelph)大學人類健康與營養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利用「脂肪雞尾酒」方法,發現了咖啡因對血糖的這一影響。結果於四月初發表在《營養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中。

研究者首先設計一種只含脂肪的飲品,飲用它的效果與攝入脂肪相同,並讓受試者喝下,以模擬吃一頓大餐的脂肪攝入狀況。飲後6小時,每個研究對象再喝下一杯糖水,接著檢查他們的血糖指數。

這些受試者測試之前的血糖狀況都是正常的。檢查結果發現,吃頓大餐後再喝糖水,平均血糖值比未吃大餐僅喝糖水的健康人高出32%。 

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在餐後5小時讓受試者每人喝兩杯咖啡,1小時後,再喝一杯糖水。血糖測量結果發現,平均血糖值竟比未吃大餐僅喝糖水的健康人高出65%。意味著,咖啡因加劇了高脂肪飲食對健康的損害,而且可以持續數小時。除了血糖值外,研究者還測試了受試者腸道所釋放出的增泌素(incretin hormone),也跟分泌胰島素以助清除血液中糖份有關。他們發現,攝入脂肪後,增泌素對碳水化合物的反應同樣變遲鈍了。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脂肪與咖啡因的組合會削弱腸道與胰臟之間的連結,因而導致受試者無法輕易清除血液中的糖份,使血糖下降,」研究主持者波頓(Marie-Soleil Beaudoin)強調,尤其有代謝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人更要避免這樣的飲食組合。

她建議,可選擇低咖啡因飲品,或是少吃紅肉、加工食品及速食中,以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來改善葡萄糖耐受度(身體對葡萄糖代謝的程度)。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數羊數到不耐煩了,還是睡不著,或許你該改變飲食習慣。《康健》提供四道食譜及飲品,祝你好眠。

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已經數了100隻羊,羊圈都快要塞不下了,還是睡不著覺,甚至愈數愈亢奮。對於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覺的人,這樣的場景就像夢魘般「陰魂不散」。

或許該檢視一下你的飲食習慣。除了一些身體病痛如消化不好、腰痠背痛、更年期症狀、感冒咳嗽等可能引發睡眠障礙問題,或是因睡眠週期不固定而睡不好,你的飲食也是關鍵之一。

研究發現,睡前幾小時攝取富含色胺酸(Tryptophan)的食物能有助安眠。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解釋,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血清素」,因為血清素能幫助身體鎮靜、放鬆;一旦血清素不足,便容易躁鬱而睡不好。而色胺酸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能幫助製造血清素。 

我們常聽到睡前喝杯溫牛奶有助睡眠,正是因為牛奶當中富含色胺酸。雞肉、牛肉,或優格、起司等乳製品,或像香蕉、蛋、全穀雜糧類、蜂蜜等,也都含有豐富的色胺酸。 

除了多吃富含色胺酸的食物,還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例如全穀類麵包、馬鈴薯等。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對色胺酸有錦上添花的效果,能提高人體的必需胺基酸中色胺酸的比例,使更多色胺酸能進入大腦,進而轉換成血清素,達到安眠的功效。 

其實不見得是睡前那一餐,白天的時候多攝取碳水化合物也能幫助對抗焦慮的情緒,使得晚上睡得較好。但要小心不要吃得太甜,血糖起起伏伏,也會影響睡眠。 

蛋白質會干擾睡眠 

碳水化合物對色胺酸有加分作用,但是蛋白質攝取太多卻有扣分的效果。當蛋白質攝取過量,其中所含的酪胺酸(tyrosine)會擠壓色胺酸的比例,大腦便不是製造血清素,而是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epinephrine)及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這些神經傳導物質會使你變得警醒,且精神亢奮;與安眠作用恰恰相反。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較難消化,是另一個不利睡眠的理由。

因此營養師建議,有失眠困擾的人,可嘗試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多吃點碳水化合物與乳製品、全穀類等,看情況能不能改善。 

有一點要提醒:睡前最好不要吃太多東西,特別是高油脂的食物,除了會發胖,也會影響腸胃蠕動、消化機能。因為身體得先處理該消化的食物,之後才能慢慢放鬆、進入睡眠休息模式。可想而知,入睡的時間便會往後延。

想睡好覺?不妨先從調整飲食習慣、內容開始做起。 


本文節錄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肆虐全台,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特別是患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於低溫來襲期間,更需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應掌握6招「護心」、「保暖」要訣,遠離寒冬惡疾風險。

undefined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受到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逐漸下降,北部地區將出現攝氏12-13度以下的低溫,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特別是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也就是「朝5晚8」,1天之中2個時段最危險。

朝5晚8 危險時刻別輕忽

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像是民眾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不適合清早外出運動,最好等早上8-9點以後。

而晚餐後不要立即外出或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行運動。不論何時,長者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戴帽子和圍巾尤其重要,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也要記得穿戴,以遠離低溫的威脅。

undefined 

《6招「護心」、「保暖」要訣》

第1招: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

面臨氣溫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第2招:夜間與清晨起床及出門要注意保暖

提醒民眾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因此除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圍巾尤其重要。

第3招: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

清晨外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

第4招:泡湯注意事項

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要注意溫度勿超過40℃,並且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第5招: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

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另應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

第6招: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若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

undefined 

邱淑媞署長並提醒民眾,當中風時,應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1.「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2.「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3.「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4.「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銀魚

undefined 

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醫學科學家稱之為「長壽食品」。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為魚類之冠。假若常常地食用含有非常豐富的鈣質的食品,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2.干貝

undefined 

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干貝又名江瑤柱,為扇貝閉殼肌的乾製品。醫學研究發現,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它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及時清除體內發生癌變的細胞,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3.海藻

undefined 

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各種癌症有明顯抑制作用

海藻又名海帶花、落首、烏菜、海蘿等。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子宮癌-14、肉瘤-180、淋巴1號腹水型的動物移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屬植物褐藻熱水提取物的非透析部分,對小鼠皮下移植的肉瘤-180抑制率高達93.7%(腹腔給葯連續10天)。實驗小鼠口服含海藻的復方煎劑,對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4.帶魚

undefined 

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對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有一定抑制作用

帶魚又名帶柳、海刀帶、鱗刀魚、青宗帶、牙帶等。科學家發現,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中含有一種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5.牡蠣

undefined 

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牡蠣屬食用貝類,又名蠣蛤、蚝子、海蠣子。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6.海蛤

undefined 

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在40%或50%以上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海蛤中含的蛤素起生長抑制劑的作用。蛤素在蛤體中含量最高的季節是夏季。蛤肝中的提取物對老鼠白血病L12P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它的水或硫酸銨提取液,在試管內對單純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有抗病毒效應。它的提取物又能延長染有Moloney白血病動物的存活時間。雜色蛤組織提取液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在40%或50%以上。


7.鮑魚

undefined 

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鮑魚又名鰒魚、石決明肉、鏡面魚、明目魚和大鮑等。科學家發現鮑魚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我國科研人員從鮑魚肉中提出了「鮑靈素」Ⅰ及Ⅱ,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8.鱉甲

undefined 

鱉甲對治療癌症也大有益處。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防止細胞癌變

鱉又名甲魚、團魚、元魚、水魚、腳魚等。現代藥理研究,鱉甲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使抗體存在時間延長,增進骨髓造血功能,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防止細胞癌變。臨床實踐證明,吃鱉肉對防治肝癌、腦腫瘤、肺癌、惡性淋巴瘤、胃癌、鼻咽癌和乳腺癌等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類型的人不宜多吃海鮮

過敏體質的人

海鮮的蛋白質含量高,對人體來說,屬於異體蛋白,容易導致過敏。所以,過敏體質的、有皮膚病的、哮喘的人群,都應該注意。

脾胃虛弱、虛寒體質的人

以免寒氣過重,引起消化問題。或者多吃一些熱性的東西,來糾偏反佐,起到平衡作用。

孕婦、產後體虛的人、術後病人、偏胖的人

從營養的角度講,海鮮的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是優質蛋白,適量補充是有益的。但是,由於海鮮本身容易變質、偏寒性的特徵,對這些人來講,多吃無益。

發熱、舌苔厚膩、身上長瘡的人

從中醫角度講,海鮮是發物,同膻味、芳香的、揮發性的、熱性的東西一樣,不適合本身就體熱的人食用

吃海鮮的5大注意

1.一定要保證海鮮新鮮,並充分煮熟,避免出現細菌感染、食物中毒等情況。

2.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薑醋汁、白酒、蘇葉、大蒜,都是不錯的佐料。醋可以去腥膻;薑屬溫性,能夠起到平衡寒性的作用,而且可以解魚蟹毒;蘇葉也有解魚蟹毒的功效;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起到殺菌作用。

3.吃海鮮時不要喝啤酒

啤酒和海鮮發生反應,會使身體內的尿酸含量迅速升高,對於本身就高尿酸的人來說,容易導致痛風發作。現在,很多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都有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疾病,與不良飲食習慣關係密切。

4.不要與酸澀、寒性的水果同食

一些澀味比較重的水果,像柿子、石榴等,鞣酸含量比較高,和海鮮同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者引起胃結石等疾病,甚至會有意外發生。另外,西瓜等水果,本身偏寒性,更是不宜與海鮮同食。

5.吃海鮮時也要注意飲食平衡

一般情況,平時吃飯都是搭配了新鮮蔬菜、主食、肉類等一起吃,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寒熱平衡。但是,人們往往喜歡吃海鮮大餐,一頓飯中只吃海鮮,甚至主食都省略了,這樣非常不科學,也更容易導致腹瀉。


本文摘自:新唐人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力衰退嗎?現代人工作忙碌、精神壓力大,即便不當「貴人」也一樣「多忘事」!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生活越忙亂,越容易出現忘東忘西、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她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食物,可提升人們的記憶力,平日可多攝取喔!

程涵宇營養師說,魚類如鯖魚含豐富DHA、Omega-3脂肪酸,是腦神經細胞膜非常重要成分,能幫助大腦功能正常運作;蛤蜊富含鐵質,有助提升記憶力;毛豆含有豐富葉酸,若葉酸不足會影響認知能力;堅果如松子、核桃皆富含維生素E,可保護腦細胞;綠茶含抗發炎之類黃酮,能減緩大腦老化。她列出防止記憶力衰退的十大食材,並建議食用方式,「貴人」必看!

一、鯖魚(富含DHA、Omega-3脂肪酸)

DHA與Omega-3脂肪酸的多寡,和記憶、腦部功能問題有關。缺乏Omega-3脂肪酸可能會加速腦部退化。建議每周食用2-5次,每次半條。可與鮭魚、秋刀魚、鰻魚替換著吃。

undefined 

二、雞蛋(富含B12)

B12是人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輔助酵素,若體內含量不足,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可能出現記憶力喪失、失智、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等症狀。研究發現,大腦萎縮與維生素B12不足有關,維生素B12缺乏者,常伴隨記憶衰退。雞蛋富含B12,每天應吃一顆。可與蜆、蚵仔替換著吃。

undefined 

三、蛤蜊(富含鐵質)

缺鐵,恐將造成記憶力退化。蛤蜊鐵質含量豐富,一周可吃3~5次、每次10~20顆。可與鴨肉、牛肉替換著吃。 

undefined 

四、毛豆(富含葉酸) 

葉酸能降低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同半胱胺酸的濃度過高,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若血液中葉酸濃度不足,大腦功能容易衰退、認知能力差。建議每天一次,食用3湯匙(約50g),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也可與葉酸含量豐富的黃豆、香菜、菠菜、韭菜替換著吃。

undefined 

五、松子(富含維生素E)

堅果類如松子、核桃等,是良好的抗氧化維生素E來源,維生素E能幫助因年齡增加而產生的智能退化。由於堅果類油脂和熱量高,建議選擇無添加之原味堅果,每天一次,食用一湯匙。也可與腰果、黑芝麻替換著吃。

六、綠茶(含類黃酮)

為抗發炎及抗氧化的多酚物質,能逆轉記憶力退化,建議每天喝一杯300~600ml的綠茶,一周喝3~5次。藍莓、巧克力等也含類黃酮,巧克力最好選可可成分70%以上的黑巧克力。可替換食物為蘋果與無糖可可。

七、苦茶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健康的飲食原則,為少吃「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多吃「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提高腦細胞活力、增加記憶及學習力。建議每天炒菜使用苦茶油,也可與芥花油、亞麻仁油替換使用。

undefined 

八、藍莓(富含花青素)

莓果類功能,反應在活化神經傳導途徑(neuron signaling passageways)上,可修復受損腦細胞和神經組織,維持長期記憶力。同時可降低帕金森氏症病發的機率,有助改善阿茲海默症等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研究也發現,多吃藍莓可提升老年人學習記憶能力與運動技能,讓人心智更年輕。建議每天一次,食用30顆。可與葡萄、草莓等其他莓果類替換著吃。

九、燕麥(富含維生素B群)

容易頭痛,與維生素B群缺乏有關。因此,補充B群,可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和持續的時間,並有助於維持記憶力。燕麥是低GI食物,含豐富的維生素B、E及鉀、鋅等礦物質,有助於空間記憶及認知。建議每天一次,每日食用約70公克,持續食用2-12周效果尤佳。也可與豆類、全穀類、洋蔥等替換著吃。

十、胚芽米(富含維生素B6)

大腦從麩胺酸合成GABA(γ-胺基丁酸)需要維生素B6的協助。

維生素B6協助合成多種胺基酸類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GABA,血紅素的前驅物質等。色胺酸代謝生成菸鹼素,也需要維生素B6。建議每天1-3次,食用約80公克(生米重量)。也可與豬肉、聖女小番茄替換食用。

undefined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現代人因工作型態、生活習慣、各式壓力等,常常會腰酸背痛,眼睛酸澀的現象,多數人會自行到藥局購買維生素B群來補充,到底維生素B群在改善「腰酸背痛,眼睛酸」的角色是什麼?大家是否過分依賴他們呢?

一、「改善腰酸/背痛/眼酸」的B群,與「一般綜合B群」有何不同? 

前者B群成分主要為高劑量的維生素B1、B6、B12,共同發揮抑制神經痛、神經炎、舒緩眼部肌肉的作用。其劑量較高,屬於高劑量B群,而其中,維生素B1對腸道吸收佳、能長時間維持高濃度、與神經和肌肉有較好的親合性,所以目前市面上著重在於研發維生素B1的衍生物,來達到更佳的效果。而後者一般綜合B群,成分為各種人體必須維生素B群,劑量大約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10倍,提供日常飲食攝取的不足。

二、維生素B群在改善「改善腰酸/背痛/眼酸」的角色? 

當眼睛疲勞時,有時醫師會開立「散克巴Sancoba」藥水給病患者用,其實散克巴就是維生素B12,用來舒緩眼部肌肉與神經。背痛/神經炎時,醫師有時也會開立「永那命Anna F」,主要成分就是維生素B1。 

最近也有很多國際醫學期刊,證實維生素B1、B6、B12對於「改善腰酸/背痛/眼酸」的幫助(不論患者有無維生素B群缺乏),但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高劑量B群是做為輔助治療的角色,或用來減少止痛劑的使用劑量,並非光靠吃高劑量B群就能完全改善「改善腰酸/背痛」。 


本文節錄至: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人的脊椎,就像是房子的結構,負責支撐人體的所有重量,舉凡坐、臥、跑、跳,各種姿勢、活動都得依靠脊椎的支撐。事實上,脊椎除了擔負支撐身體的功能外,還主掌了我們的健康。很可惜的是,一般人缺乏對脊椎的保健觀念,常常將腰痠背痛、駝背等常見毛病當作儀態問題來對待,而不會認為這是「生病」了,也因此常常錯失矯正、治療的良機,讓身體的失衡狀況越來越嚴重。

姿勢、體態和步態影響的層面,絕對不只是外觀的美感,還會影響到身體日常的功能;包括大家想像得到的脊椎、肌肉、關節、骨骼這類問題,還有想像不到的胸悶、失眠、生理痛等等。有很多不明原因的症狀,從傳統西醫的角度來看,各式各樣的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因此被判定為「正常」,但是病患的問題或不適感還是持續在發生。這是因為體態的改變,即意味著身體已經失衡,身體一失衡,人體內最自然的自癒力就會慢慢消失不見,人當然容易變得疲憊、精神不濟、免疫力下降⋯⋯,各種症狀都會伴隨而來。

失眠的癥結竟然在頸椎

談到人體的健康,一定不能漏掉睡眠的品質。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2005年公布的資料顯示,有高達36.95%的民眾入睡困難,其中,有三成的民眾會在半夜醒來,而有814萬人早上起床後依舊感到疲倦,比例大約為四成四。從數字上來看,台灣約有超過550萬人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礙。

睡眠品質不佳,影響的層面相當廣泛,包含了體力、集中力、情緒、耐心等等都會被影響。失眠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素,從飲食到日間的活動,或是壓力、情緒等等。可是你可曾想過,脊椎問題也會導致失眠嗎?

我看過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我的母親。十幾年前,我就常聽她提起晚上睡不著、睡眠品質不佳。一開始她認為是枕頭不好,於是枕頭越買越貴,從幾百塊錢買到幾千塊錢,仍然無法讓她安然入睡。後來她嘗試改變飲食習慣,戒除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再加上白天持續運動,但她試盡各種辦法,夜晚還是無法入眠。不得已之下,她只好每天服用安眠藥,雖然晚上是睡著了,但是白天的精神也被影響,生活品質更是每下愈況,不但有痠痛的困擾,頭痛、頭脹更是家常便飯。

直到我進了醫學院學習脊骨神經醫學,了解到長期的姿勢不良、體態不正確,會使得頸椎的受力失調、關節錯位。而當頸椎的弧度過直,頸椎和頸部的肌肉就無法得到休息;比較嚴重的,還會因為頸椎關節壓迫到附近的神經,而不停的釋放出錯誤的訊息干擾睡眠。這時我才聯想到我母親多年的失眠問題,有可能是出自於脊椎。因此當時還在就學的我,就將我母親帶往脊骨神經科醫師處診治,在矯正脊椎後,她晚上的睡眠狀況真的改善很多。就診約三個月的時間後,她的失眠問題就已經得到解決,不但睡眠時間足夠,品質也很好。

除了我母親的親身案例,在我看診的經驗裡,很多人晚上會很淺眠,或是很難入睡、睡覺時很容易醒來,早上起來總是很疲累,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等。有這些症狀的人,他們的頸椎位置及弧度多半都已經不正確了,甚至有退化的現象。這就說明睡眠與脊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導致失眠的因素有很多種,先找出發生的原因再來解決,才是上上之策。

睡覺的姿勢

我常常被問到,睡覺應該採取什麼姿勢對脊椎比較好。除了趴睡會對脊椎造成負擔之外,只要你能睡得著、維持好的睡眠品質,平躺著睡或側睡都沒有關係。在這裡提供一個小秘方,可以讓腰椎受力不夠完整的人減輕負擔:如果是平常習慣平躺睡覺的人,躺下來時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個墊子,讓膝蓋彎曲著睡。不過,要特別提醒一點,這只適用於短期的紓緩,絕對不能長期使用,因為若是長期以這種方式睡覺,腰椎的弧度也會被改變。另外,習慣側睡的人,可以在大腿中間夾一個抱枕,減少地心引力帶給骨盆的壓力,進而分攤腰椎的受力。

起床的姿勢

起床的時候,千萬不要一股腦兒的跳起來,這是對腰椎最不好的起床方式。因為脊椎一整個晚上都沒有垂直受力,椎間盤像是被充過電一樣,比較富有彈性。但是也因為這樣,如果沒有注意姿勢瞬間就爬起來,椎間盤會一下子承受過多的力量而受傷。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側躺,然後以身體和手的力量,將自己慢慢的「架起來」。等到坐起來了,再將雙腿慢慢放到地上,然後再站起來。站起來的速度也不宜太快,因為一整晚沒有進食,血壓會較低一點。很多女生和長輩,如果太快站起,會有眼冒金星或是眼前一片漆黑的情形,這就是血壓過低引起的。平常起床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小細節,才不會讓腰椎受力不當或是跌倒。

讓人一夜好眠的寢具怎麼選?

寢具對人的脊椎而言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一天至少有七、八小時的睡眠時間,算起來一輩子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待在床上,此外,我們都知道睡眠品質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因此選擇適合的寢具來保護脊椎,是一件完全馬虎不得的事情。

床墊要軟硬適中

以床墊來講,因為每個人對「舒適」的感受不同,加上對於床墊的軟柔度反應也不一,所以目前的學術研究結果,還很難去定義什麼是最適合人體工學的床墊。

不過,我們在挑選床墊時,還是有幾個大方向可供參考。所謂軟硬適中的床墊,是指當你躺下去時,它的彈性不會過於強烈而造成反彈,也不會因太過柔軟而整個塌陷。太硬的床墊,只能以點狀式的區塊支撐身體的重量,所以你平躺下來後,會發現自己的骨盆、肩膀所受的壓力特別大,腰部會有點懸空的感覺。而太軟的床墊,通常一開始躺下會感到很舒服,好像身體整個都被包覆住,但是如果身體會不自主的弓起來,這就表示這個床墊對你來說太軟了,因此會讓你的身體捲起來。

從脊骨醫學的角度來看床墊,我個人會比較推薦獨立筒系列的彈簧床。獨立筒的軟硬度可以根據個人的體重來選擇,它的支撐方式是屬於多點的平均支撐,人體需要較多支撐點的骨盆、背部、肩膀等,都可以獲得足夠的支撐。而且因為每個彈簧是分開獨立的,腰椎、膝蓋等比較凹陷的區塊,也可以和床墊完全貼合。獨立筒床墊還有一個優點,可以避免同床睡覺的兩個人彼此干擾,同時也不會因為兩個人的重量不同產生支撐不足的問題。

在選擇床墊時,還需考慮到個人的體重。因為支撐的需求與重量成正比,簡單的說,體重較重的人需要較硬一點的床墊。但這只是一個大原則,在購買床墊的時候,一定要試躺、試睡,符合個人的需求,才是好的床墊。

枕頭著重高度和材質

枕頭的作用,在於填補和支撐平躺時頸椎與床之間的空隙,來維持頸椎應有的弧度,不會因為平躺時的地心引力讓頸椎弧度改變,或讓周圍肌肉在睡眠時無法放鬆。

選擇枕頭時,我們必須注意高度和材質兩大重點。購買時須以平時睡覺的姿勢來測試。不過,我在這裡要特別提醒一點,大部分的人躺在枕頭上的位置都太低了,當你躺在枕頭上時,從肩膀以上的部位應該都要被枕頭覆蓋、支撐住,才是正確的使用法。最適合的枕頭高度,是在平躺時下巴能與地面平行,不會往上或往下傾斜;在側躺時,肩膀到耳朵和頭之間都要被支撐和覆蓋到,而下巴依舊維持在兩個鎖骨中間。

至於要選擇哪種質料,我個人會推薦乳膠的枕頭,因為它的彈性很好。在多倫多時,我還曾看過一種下半截可以裝水,上半截是乳膠材質的枕頭,這種枕頭連我們學校的教授都很推薦。我也曾買來睡過,在支撐度以及彈性上的確讓人感到很舒適。如果要選擇其他材質,過敏體質的人必須避免毛絨類的棉被或枕頭,有些年紀大的長輩習慣睡在硬式枕頭上,但是一定要注意是否整個頸部都能被支撐住。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檢查你的枕頭是否適合自己:在剛睡醒時,你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頭部是離枕頭很遠,還是和睡前的位置差不多。因為人在入睡時會自動尋找最舒服的姿勢,如果枕頭不適合你,你自然就會離開那個不舒服的位置。當你發現自己早上起床,頭都不在枕頭上時,就代表你可能需要更換一個新枕頭了!

肩頸伸展運動

睡眠狀況不好的人,可以試著在睡覺前做一些伸展動作,幫助入睡。

功效

頸部僵硬時,最重要的就是伸展緊繃的肌肉群,來達到舒緩的目的。這個動作同時也可以減少因為壓力、緊張情緒等造成的頭痛。

步驟

1.輕鬆的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2.兩手貼在背後,右手抓住左手腕往右拉。

3.頭往右前方點,約45度角。

4.停留30秒後,換邊做。

5.左右兩邊算一次,共做5次。

◎注意事項:要記得雙手緊貼於背,進行動作時頸部肌肉有被拉開的感覺。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血壓老是居高不下?試試看,早點回家、養隻小狗,也許可讓你少吃一顆藥。

台灣有360多萬名高血壓病人,能有效控制的病人卻不到兩成。很大原因是應該吃藥的病人沒有依照處方服藥、沒有按時追蹤。並且,醫護人員沒有多花時間告訴病人遵照醫囑用藥以及調整生活形態,雙管齊下才是控制血壓最好方法。

高血壓藥物種類繁多,該怎麼吃,仰賴醫師臨床經驗與病人配合。而調整生活形態,得靠病人自己「撩落去」,才能看到降血壓功效。 

別小看生活形態對血壓的影響。全球醫界遵循的最新版「高血壓治療準則」(JNC7)強調,改變生活型態(LifestyleModifications),比如採用高血壓治療飲食DASHdiet(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diet),治療效果媲美一顆降血壓藥。如果能多做幾項改變,不僅可以降低血壓,還能增加藥物療效、降低併發心血管病的風險。

《康健》綜合JNC7的建議、最新且有趣的新發現,提供8個自然降血壓招數。

1.早點回家

根據《世界競爭力年報》調查,台灣人平均一年的工作時數高達2282小時,排名全球第一。《Cheers》雜誌「工作人工作量大調查」發現,將近30%的受訪者每週工作62小時以上,平均每天加班超過4小時。這些加班族要小心高血壓。 

美國加州大學調查了24205名加州居民發現,待在辦公室,每週工作超過41小時,你得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15%;若每星期工作時數超過51小時,罹患高血壓危險性將增至17%,「超時工作很難找時間運動和吃健康食物,」研究主持人楊浩表示。

◎怎麼辦:加班會成為習慣,儘可能在上班時間完成工作,電腦關機,早點回家。

2.多走路,即使5分鐘都好 

每天運動40分鐘,可以降低5%血壓(例如舒張壓可從140降到132mmHg)。擔心擠不出時間?沒關係,你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做滿40分鐘。最新研究顯示,一天中分次運動對降血壓的效果更好。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分次運動對降血壓的成效維持得比較久。每天4次、每次健走10分鐘的受試者,血壓可維持穩定11小時,而每天1次、每次健走40分鐘的人可維持9小時。研究指出,每天多運動幾次,可鍛鍊動脈血管壁更有彈性且健康。

◎怎麼辦:

1. 搭車通勤的上班族,提早一站下車;

2. 開車出門的,把車停遠一點; 

3. 逼自己外出吃午餐,然後到附近公園快步走兩圈;

4. 晚上倒垃圾趁機在社區晃晃,加一加,一天就可運動40分鐘。

3.吃粗食、多蔬果 

美國農業部營養研究中心發現,選擇含有豐富水溶性纖維與不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可以降3~7mmHg血壓。JNC7則指出,採用「高血壓防治飲食法(DASH)」可以降低8~14mmHg收縮壓。

◎怎麼辦:高血壓防治飲食重點在於多蔬菜水果、低脂肪乳製品、少吃油脂。全穀類食物,比如糙米、全麥麵包,還有蔬果都含有豐富纖維。並且,多吃水果,譬如梨子,除了吃進纖維,還能攝取到另一個對抗高血壓的利器──鉀離子。

4.少吃鹽 

若能將每天攝取的鹽控制在6公克,約可降低血壓2~8mmHg。

日常有很多高鹽分食物陷阱,比如洋芋片、泡麵、醬菜、培根、燻肉等,一包泡麵的鹽動輒超過5公克。又比方雞湯、火鍋的湯頭含鹽量也不小,幾碗下肚又吃進超量鹽分。

◎怎麼辦:想要少鹽美味,建議多用當令新鮮食材,以烤、蒸、煎、燉品嚐原來滋味;取白醋、檸檬、蘋果、鳳梨、柳丁汁等各種酸味,來添增食物的味道,如烤魚擠點檸檬汁。或者用糖醋方式調味,都可減少用鹽。

外食族多選新鮮食材的菜餚,少選醃製和加工食物,譬如用新鮮竹筍代替筍乾,滷牛腱換掉炸香腸。 

5.減重、盯住BMI 

腰圍變細、血壓也跟著降下來,是很多減肥成功者共同經驗。每減重10公斤(22磅),可降低5~20mmHg血壓,即使只減個4、5公斤,對血壓也有幫助。將BMI(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18.5~24理想範圍內。

6.節制酒量 

飲酒過量會使血壓飆高,還會傷害肝臟、腦部與心臟。但若適度飲酒、偶爾小酌一番,約可降2~4mmHg血壓。

JNC7建議的適量飲酒是指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酒精。1份酒精大約是5盎司(140㏄)的紅酒、12盎司(約1瓶)啤酒、1.5盎司(約40㏄)威士忌。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則建議健康人一天不超過120㏄紅酒或一瓶啤酒。

7.擁抱另一半 

夫妻或情人間的親密接觸有助於舒緩血壓。美國北卡羅納大學有個研究,安排一個演講場合,找了100對伴侶先手牽手、坐在一起10分鐘,然後擁抱對方20秒。另外85對伴侶則必須和另一半分開坐且沒有互動。 

結果發現,整場演講過程中,相較於依偎在一起的伴侶,那些沒有肢體接觸的伴侶們的舒張壓(血壓計聽到的第一聲血壓)比較高,心跳比較快。研究主持人葛爾溫博士指出,經常且親密的接觸,每天給另一半愛的擁抱,有益於舒緩壓力、幫助心血管健康。 

◎怎麼辦:葛爾溫建議,如果你有10分鐘,早晨下床前,握握他(她)的手、給個擁抱,再去梳洗做早餐。

若有30分鐘到2小時,約吃中飯或喝杯咖啡,短暫相處也可以舒緩壓力。 

若有2天假期,拋開罪惡感,請親友或保姆幫忙帶孩子,共度一個不受干擾的親密假期。 

8.養寵物 

寵物也是一帖控制血壓好藥方。美國紐約大學一項研究找了48位有高血壓且在服藥的華爾街股票營業員,請其中一半的人養寵物、另外半數生活照舊。

經過六個月與寵物共處的生活後發現,養了寵物的營業員的血壓改善狀況比較明顯,收縮壓介於120~126mmHg,而沒有養寵物的那一組血壓則在120~148之間。並且,有養寵物的受試者,血壓上升幅度比較小。

尤其是養狗,降血壓的功效更好。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犬類行為中心」威爾斯博士分析過去數十篇探討寵物與健康的研究報告後指出,與養貓或其他寵物的人相比,養狗的人血壓及膽固醇數值較低,也不容易出現小毛病或罹患嚴重疾病,且對健康的益處持續較久。

威爾斯博士並不確定為何養狗的好處大過其他寵物。她認為,或許是狗兒比貓喜歡與主人互動;主人得天天遛狗,運動量比較大;並且和其他人聊狗經,增加人際互動,有助於狗主人抒解壓力。

◎經常量血壓,驗收成果 

不管你做了什麼樣的生活改變,切記,要經常監控血壓。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特別提醒,不管是因改變生活形態、或者醫師調整藥物讓血壓降下來,都要定期量血壓。

他常碰到患者以為少吃鹹、多運動,或者因為改藥血壓改善,就把血壓計收起來不用了,「這時更應經常量血壓,知道這些改變對血壓的影響。」

洪醫師建議,原本血壓超過180mmHg的病人最好每天量一次,其他病人則至少每星期量一次,記錄起來供醫師參考。審稿專家:新光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

自然降血壓的方法

最新版高血壓治療準則(JNC7)指出,調整生活型態對血壓的影響。 

減重:維持正常體重(BMI18.5~24.9)。減重10公斤,可降低5~20mmHg(收縮壓)。 

採用高血壓治療飲食計劃(DASH):多吃蔬菜水果、低脂肪乳製品、減少攝取脂肪。可降低8~14mmHg(收縮壓)。

減少攝取鈉:每天攝取食鹽少於6公克。可降低2~8mmHg(收縮壓)。 

運動:各種有氧運動,例如健走,每天至少30分鐘。可降低4~9mmHg(收縮壓)。

適量飲酒: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女性1份的酒精(1份酒精大約=140cc的紅酒=1瓶啤酒=40cc威士忌)。可降低2~4mmHg(收縮壓)。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腳,是我們人體的第二大腦,可見腳在身體各個器官中的有多重要。男人們,你的腎好不好,完全可以通過腳部看出來喔!快來學習足部自檢方法。伸出你的腳趾來,一般來講,腳趾夠長夠粗,腳部越寬越厚實的人越長壽,不要再嫌棄自己的腳長得像豬蹄了,又肥又厚,這可是福相啊!

如果你的腳趾頭又瘦又短,腳部整體輪廓也是細又長,那你的身體好像不是很好喔!因為小腳趾是足少腎經的源頭,所以小腳趾較粗較厚實的多是腎氣足的,而相反就是腎氣虧的。

undefined 

●腳指甲

觀察你的腳指甲,有沒有白色的半月牙,如果每個腳指甲都是粉嫩的顏色,趾甲底部有1/5的月牙,就是很健康的腳指甲。

指甲顏色發白:很可能是貧血、營養不良,需要增加營養。

指甲上面有縱行的紋路:那就說明你的身體極度疲憊,機能及抵抗力已經降低,要注意休息。

大拇指指甲往上翹起:你最近有很嚴重的視疲勞,或是本身有散光、近視。

5個腳指甲的指甲都有向上翹起的狀態:說明你最近壓力大,需要及時排解壓力。

undefined 

●腳掌紋

舉起你的腳,看看腳掌紋路。紋路很深很明顯嗎?那你有淡淡的憂鬱症。女性們看看拇趾腹側面的皮膚,如果皮膚有很深的粗紋或者有針孔狀,就要注意婦科問題了,比如內分泌失調、月經失調等等。

undefined 

●腳趾用力不均

走路的時候,腳掌、腳趾用力不平均,這不是走路的習慣問題,而是你身體隱含著其他疾病。比如腳後跟最先磨損的要注意肝腎問題、小腳趾側面鞋底磨損嚴重的話要注意保護心臟、大拇趾內側有磨損的話要注意預防肝病。

undefined 


本文摘自:Styletc樂時尚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