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新知 (1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現代人3C產品整天盯著看,連帶產生很多後遺症。根據統計,黃斑部病變年齡在逐年下降中,症狀包括視力下降、視物變形、顏色變淡或暗影等,這些老化的症狀,若沒有即時診治,將嚴重影響中心視力。

到底為什麼保護黃斑部如此重要呢?黃斑部由於位置相對於瞳孔,是眼底視網膜最中心的組織,功能上主司我們的中心視力,如果我們直視前方,視角20°內都是由黃斑部負責在看,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那麼可想而知,便是想看什麼就看不到什麼,也因此早期預防與檢測相當重要。

黃斑部病變自我檢測,目前有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或是注意前方牆壁或掛圖的直線條,有無扭曲變形,每週做一次。檢查時,交互遮蓋眼睛,單獨以一眼直視線條,比較兩眼的視力有無不同。如果你看見任何直線呈波浪列或扭曲,或者直線斷裂不連續,甚至某個區域的線條模糊不清、或者直線不見了,這些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就應該盡快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臨床上有四種常用儀器協助檢測早期黃斑部病變,評估視覺功能、睫狀肌、葉黃素密度等等,及早發現,及早預防。

1.早期黃斑部視覺功能評估(MAIA)

這是作為提供早期黃斑部功能的評估方式,與一般傳統視野計不同,可量測黃斑部的每一點對光的敏感度外,也同步進行取得即時視網膜影像,提供更精確視網膜功能與視網膜結構的關係。

由於黃斑部功能整體評估,對偵測黃斑部病變的發生及黃斑部功能的影響非常重要,而一般門診有黃斑部病變者,事實上視力並無法真實量化視覺功能,而視覺功能才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病人對視覺品質最關心的認知。

2.早期黃斑部病變檢測儀(PHP)

這是利用一種超視力的概念,其方式和阿姆斯勒方格的檢查法完全不同,其原理是基於我們大腦能判斷兩線段是否能完全對齊的視標,這種判斷力是超過視網膜解剖學上的極限,一般通稱眼力極限(Hyperacuity)。它提供了極佳的病變辨識度,能準確察覺新生血管病變及其演變過程,也能作為療效之評量。

3.睫狀體調節微動分析儀

主要用於檢測眼睛在注視不同距離時,眼調節之能力和品質狀況,藉以判斷因調節緊張、痙攣、失控或過度使用造成之眼睛疲勞或其他痠痛,客觀的分析資料了解患者用眼狀況給予適當治療。這項檢查能提醒大量使用近距離工作者其眼睛疲勞的狀況,提醒患者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另外再配合眼科已有的設備能夠提供病患較佳的眼部照顧。

4. 黃斑部色素密度檢測儀(MPOD)

可檢測出黃斑部葉黃素的密度,由於黃斑部葉黃素的密度與形成黃斑部病變息息相關,這項檢查可讓病患暸解自身黃斑部色素是否足夠,其造成病變的風險性如何,也可以評估食物或營養品攝取是否能有效增強黃斑部的功能。

除了居家自我檢測,建議民眾每半年至一年應至眼科診所或醫院,以高科技儀器進行詳細篩檢,如視力、眼壓、色覺、調節力、淚液的測量,透過各式精密儀器的檢測與專業醫師的診斷,可針對眼睛的病症或不適進行最有效率的治療和舒緩,及早發現、才能儘早使眼部疾病獲得控制。

 

本文轉載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班族,長時間久坐不動,不僅肩頸硬梆梆,小腹、臀圍更在不知不覺間加大。倘若,工作又必須緊盯電腦,在不斷保持低頭姿勢的狀況下,更是讓駝背問題悄悄上門!日本瑜珈老師表示,其實只要善用辦公室空間,進行9微瑜珈動作,改善以上問題並非難事!

undefined

久坐後,用力伸展緩僵硬?專家這樣說...

國際瑜伽聯盟代表理事亀井佐千雄老師,在其所著的《每天5分鐘,軀幹健身操超神奇!打造您的健康元氣》一書中提到,持續操作電腦,雖然會不加思索,想要大幅伸展身體,但最好盡可能避免此一動作。

undefined

特別是,突然間對長時間維持在相同姿勢下的脊椎,給予過大的壓力,恐將造成其他肌肉的負擔,導致發炎情況發生。

緩久坐不適有秘訣!適度變化姿勢+微瑜伽效果好

亀井佐千雄老師強調,想要擺脫駝背、肩頸僵硬、痠痛等不適反應。最重要的是,應養成工作時不要太過僵硬、緊繃,每30分鐘就變換姿勢、轉換心情的習慣;並搭配下列9招微瑜伽,適度溫柔伸展肌肉組織,就是相當不錯、便利的舒緩方法:

undefined

【微瑜珈1/促進循環,提神醒腦的姿勢】

腳往前踏出約2.5 倍腰寬的距離,腳尖朝向正面,腳跟貼地,後腳膝蓋慢慢彎曲,另一側也以相同方式進行。

姿勢解說:

能促進血液循環的姿勢。小腿和心臟一樣,都是使血液循環於身體的幫浦,活化小腿可以讓身體暖和,頭腦也能清醒舒暢,防止睡意來襲。

undefined

【微瑜珈2/有縮腹與提臀的效果】

在樓梯等有高低差的地方,只有腳尖踩地,腳跟上下移動。手握著扶手穩定身體。在沒有高低差的地方,則可踮起腳尖,回復時腳跟不要碰地,重複此動作20~30次。

姿勢解說:

這個動作和姿勢1一樣,能促進小腿血液循環,縮緊腹部與臀部,也有雕塑腰部與提臀的效果。

undefined

【微瑜珈3/改善因上班久坐造成的腳部疲勞】

扶住桌子,左膝深深彎曲,右腳腳背往下直直伸展,用力往下施加體重,維持此姿勢約30 秒。另一側也以相同方式進行。

姿勢解說:

伸展因為一直坐著,而變得僵硬的骼腰肌(從大腿延伸到腰部的肌肉),是能紓緩腳部與腰部僵硬的伸展動作。

undefined

【微瑜珈4/消除臀部、腰間的疲勞】

手扶著牆壁,單腳站立,彎曲膝蓋,將另一側的腳往上抬,把腳跟上抬往臀部靠近。重點在於不要打開膝蓋,維持約30 秒,另一側也以相同方式進行。

姿勢解說:

伸展大腿前方的肌肉與骼腰肌,消除臀部、腰部的疲勞。有坐骨神經痛的人也適合做。

undefined

【微瑜珈5/雕塑腳部】

單腳往前伸出,同側的手壓住腳踝。另一側的手扶住桌子,腳尖立起,上身往前彎,維持約30 秒,另一邊也以相同方式進行。

姿勢解說:

從小腿到大腿,刺激整個腳部後方的肌肉,是能雕塑體態的姿勢。對不擅長前彎的人來說,因為是單腳輪流進行,因此也較容易完成。

undefined

【微瑜珈6/預防腰痛的姿勢】

坐著,一隻腳放在膝蓋上,將放在膝蓋上的那隻腳腳背往上拉,膝蓋往下壓,邊做此動作邊往前彎,維持約10秒。注意不要駝背,抱著從肚臍開始往前倒的意識。另一隻腳也以相同方式進行。

姿勢解說:

伸展因為維持相同姿勢而僵硬的腰部與臀部肌肉,是能促進血液循環的姿勢。常坐辦公室工作的人,可以當成每日的功課進行。

undefined

【微瑜珈7/消除腰部疲勞的姿勢】

站直,腳打開,比腰再寬一些,腳尖輕輕打開呈「八」字形,手掌則合併指尖,做出三角的形狀,放在肚臍下方,在此狀態下腰慢慢轉動,轉5~6 次後,再往反方向轉回去。

姿勢解說:

已經感到有點腰痛時,推薦做此姿勢來舒緩肌肉。嚴禁在感到疼痛時勉強扭轉。

undefined

【微瑜珈8/豐胸&雕塑上臂的姿勢】

雙手於胸前合掌,從兩側強力加壓。靠近身體時,有豐胸效果;離身體較遠時,能夠雕塑上臂。10~20秒內,進行3~4次。

姿勢解說:

靠近身體時,能夠活動到胸部到肩膀的肌肉;離身體較遠時,能夠活動到上臂的肌肉。用力時不要中斷呼吸,重點在敞開胸口,張開雙手手肘。

undefined

【微瑜珈9/預防肩膀痠痛的姿勢】

雙手繞到背部,抓住肩胛骨的部位,用力打開肩胛骨,維持約30秒。一樣要交替手臂交疊的上下位置,站或坐都可以進行。

姿勢解說:

坐辦公室會導致肩膀痠痛、駝背,是肩胛骨間僵硬的緣故。舒展這裡的肌肉,就能促進血液循環,變得輕鬆。

 

本文轉載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代人常久坐、不愛運動、營養不均衡,根據之前醫療院所做的調查發現,三十歲至五十歲的族群,居然超過一半以上核心肌耐力不足,不想老後成為「肌少症」的一員,年輕人要趁早「養肌」。

undefined

1.優質蛋白質的攝取:

其中白氨酸 (leucine) 被視為能夠增進蛋白質的生成和減少其被分解。為了預防肌少症,每人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應該增加至1~1.2gm/kg。

食物來源:富含白氨酸的食物,如:黑豆、黃豆、秋刀魚、鮭魚。

2.維生素D:

近年越來越多的醫學證實維生素D是另一個可以預防肌少症的方式,大家可藉由多曬太陽、飲食或是營養補充劑。

食物來源:鮭魚、鮪魚、鮭魚、秋刀魚、乾香菇。

3.鈣:

鈣質對於維持好骨力、養護好肌力非常重要。鈣不足骨質疏鬆,骨架不穩無法支撐肌肉,肌肉會變得沒有力氣產生退化。

食物來源:乳製品、黑白芝麻、黑豆、黃豆製品、芥蘭菜。

※提早調整飲食,改變「少動」的生活型態,最好養成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的習慣,又以阻力型和有氧運動最佳,透過飲食和運動,就不怕肌少症找上門。

 

本文轉載自:華人健康網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美白食物,不過,暗沉食物你聽過嗎?它們每一樣都有益健康,但卻有可能讓肌膚顏色變得較深。

天氣熱了,美白防曬產品紛紛出籠,不少愛美的女性防曬乳擦一層不夠,還要再加上防曬粉底、粉餅,戴上帽子,才要出門。如果騎機車,再套上一層遮臉、遮頸的面罩,只露出雙眼看路,美白防禦工事才算完成。台灣女性對美白的重視由此可見。

只是,擦的、穿的,都顧到了,你知道吃進去的食物,也會影響皮膚的美白效果?美國食物營養資訊網Eat This, Not That!(簡稱Eat This)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該怎麼吃才能擁有古銅色的肌膚,基本上,就是多攝取含有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 )的蔬果。因為類胡蘿蔔素的色素會沉澱在皮膚,使肌膚色調變暗,有曬過太陽的感覺。

不過,如果你的需求不在古銅色的小麥肌,那麼,以下這些食物適量攝取就好。

1.地瓜

地瓜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與鉀,可以維持心臟的健康。不過,Eat This網站同時將它列為第一名的助曬食物。網站指出,地瓜的類胡蘿蔔素含量居各種蔬菜之冠,贏過整根紅通通的胡蘿蔔。網站並稱地瓜是最佳的天然助曬劑。但如果想要美白的話,可能還是不要吃太多才好。

2. 胡蘿蔔

第二名才是胡蘿蔔。Eat This指出,多量的類胡蘿蔔素會使你的皮膚「發出完美的、像是被陽光親吻過的光彩」。不過,由於胡蘿蔔是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倒是可以修補被曬傷的皮膚。一條中等大小的胡蘿蔔就能提供200%的每日所需建議量。因此,可以依個人的皮膚需要,如美白、仿曬,或修補,決定要吃多少胡蘿蔔。

3. 哈密瓜

跟多數人熟知的西瓜一樣,哈密瓜是含水量多的水果,如果不喜歡一直喝白開水,吃哈密瓜同樣能補充水分。哈密瓜裡的橘色果肉來自於類胡蘿蔔素,吃多了,皮膚也可能染上一抹橘色或古銅顏色。

和番薯、哈密瓜一樣,切開來是橘色果肉、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還有南瓜與芒果。

4. 菠菜

翠綠的菠菜竟也榜上有名,這種蔬菜含維生素K,可以預防靜脈曲張,對骨骼的健康也有益處,想要骨骼強健、血管強韌,多吃菠菜會有幫助。不過,你猜對了,菠菜也含有類胡蘿蔔素,想擁有古銅色皮膚就多吃,想白皙一點,適量攝取就好。

5. 番茄

番茄裡最為人所熟知的營養素茄紅素(lycopene),就屬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據Eat This指出,茄紅素的好處有一長串,包括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白內障,與氣喘。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被用來治療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但是,如果番茄吃太多,內含的類胡蘿蔔素也容易使你的皮膚變得棕黃。

 

本文轉載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大部分人認為,不當飲食是痛風發作的主因。但其實,天熱也是因素之一!

痛風是一種會引起劇烈疼痛的關節炎,體內累積過多的尿酸是主因。尿酸的結晶會沉積在關節內,發作時會引起關節的酸痛、發紅、發熱和腫脹。

美國風濕專科醫師伊凡席格(Evan L. Siegel)在一篇探討夏季痛風的專文中提到,痛風發作的原因眾多,其中之一為體內尿酸濃度急遽升高,而許多夏日活動正好會引起這些現象。避免以下5種情況,有助痛風患者安度盛夏。

1.缺水

席格指出,夏天比較容易使身體處於缺水狀態,使尿酸濃度迅速增加。有痛風病史的人無論是前往海邊或登山健走,都要補充水分。此外,夏季也是旅遊旺季,搭機出遊時,加壓的機艙與空調會使身體容易脫水而不自知,也要記得補水。

2.冷風對著關節吹

睡覺時,冷氣出風口或電扇一整晚直接對著腿、腳、手肘吹,對本來就有痛風的人也十分不利。席格說,涼氣吹入手肘、腳指、膝蓋等關節部位,可能使尿酸結晶容易集結、沉積在關節,使病症復發。

3.劇烈運動

最後,除了美酒、鹹香的食物與冷氣涼風,夏季同時也是戶外活動的季節。宏恩醫院痛風科醫師陳峙仰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運動如果太過劇烈會使身體產生無氧代謝的情況,使乳酸堆積從而產生尿酸,引起痛風的發作。

4.小酌一杯

夏日的飲酒作樂也可能使原本就有痛風的人病情加劇。許多人喜愛在夏天來灌冰涼的啤酒,或是在樹下陰涼處野餐時小酌,不過,酒精會使血液中的尿酸急遽升高,從而引起痛風,而且酒精的作用極快,數個小時之內就會使關節又腫又痛。

席格認為,所有酒精性飲料中以啤酒對有痛風病史的人最不好,烈酒次之,葡萄酒雖也屬酒精類,但相對比較不容易引起急性痛風的症狀。

5.飲食偏 重口味

夏季也是口味不知不覺變重的季節。席格提醒,隨著啤酒、小酌而來的配酒食物也常引起痛風。從配紅酒的牛肉到配啤酒的零食,嘴邊的食物在酒精的辛辣催化下,調味料往往愈加愈多。另外,就算沒有飲酒的習慣,炎熱而導致的味口不佳,也會使一些人吃得過鹹,在重鹹重油食物的影響下,痛風變得容易發作。如果食物、調味料中含有高果糖的玉米糖漿,痛風會更形加劇,席格說。

 

本文轉載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炎炎夏日大啖冰品、啤酒、吃西瓜解暑又涼快,沒想到肩頸僵硬腰更痠。

「肩膀好痠好痛,好像有條筋卡卡的」、「早上落枕,脖子好僵硬」、「最近腰痠得不得了」最近常有人抱怨這裡酸、那裡痛,甚至有人上班上到一半,手痠痛到無法舉起。

明明是艷陽高照大熱天,怎麼會出現冷天的血液循環不良、痠痛加劇?

原來是躲在熱天裡的寒邪作祟。中醫認為,寒閉經絡,寒是致病因子,阻礙身體氣血循環,造成筋骨痠痛甚至頭痛,力慈科學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高蘭馨提到。

除了外在環境冷,像長時間吹冷氣、吃太多冰品、冷涼食物等,也會讓寒邪滯留體內,造成血液循環變差,全身痠痛。

「30(歲)的看落枕、40(歲)的突然手舉不起來,50(歲)的抱怨五十肩好痛,」高蘭馨搖頭說,最近因痠痛問題求診的人不少,多是因為天熱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以及過度吃冰、喝冷飲導致。

也有人整夜開冷氣睡覺,半夜四、五點竟然痠痛到痛醒,「因為清晨溫度最低,」擅長傷科調理、駿琳大直中醫診所院長黃建榮提到,現代人習慣吹冷氣、電風扇,不但手腳都是冰的,五十肩也因血液循環受阻愈趨嚴重;或是吃太多西瓜、椰子汁解暑,太過冷涼反而傷到胃,結果狂拉肚子或腹脹想吐,這時用顧胃中藥方如葛根黃芩黃連湯、霍香正氣散,溫暖胃的寒涼就能緩解腹瀉不適。

或者以為冷飲去冰就肆無忌憚大喝。「去冰還是冰涼,而且有加糖,」長樂中醫診所院長潘長傑提醒,飲料冰涼、太甜都會傷到胃,不僅阻礙消化吸收功能,也讓血液循環變差,全身變得硬叩叩,痠痛更加劇。

去寒邪,有方法

夏天降暑熱很重要,但降過頭也能造成寒害。去除寒邪,流汗是最好的方法。

運動、爬山、跑步,身體發熱流汗,有助排出身體寒邪之氣,而且適度流汗,也能讓血液循環變好、改善痠痛,潘長傑說。

喝點薑(生薑、老薑都可)茶、肉桂茶、熱湯等,能發汗又暖胃;或是用暖暖包、熱敷墊或紫外線燈,熱敷腰、背、肩頸或疼痛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黃建榮建議,如果在冷氣房發現手腳關節處摸起來冷冷的,可加蓋一條毛巾或熱敷保暖。

利用穴位按摩,也暫時緩解肩頸腰部疼痛。高蘭馨建議,可按摩拍打小指後谿(溪)穴(左手痛按右邊),活絡頸部氣血;腰痛則可利用董氏奇穴的腰腿點緩解:按壓手背第二、四指縫壓痛取穴,邊按邊轉動手腕。 

undefined

另外也提醒,容易痠痛的人,像青草茶、魚腥草茶、啤酒等因屬性偏涼,不要多喝,「頂多中午喝一杯就好,」高蘭馨認為,水果生冷不宜多吃,還是溫開水最好,一口一口慢慢啜飲能解身體的渴並帶動氣血循環。

至於一般人想吃西瓜,椰子汁解暑熱,黃建榮建議,可觀察個人排便狀況,如果大便變稀就要停止食用。此外他也提醒,冷氣、電風扇不要直接對人吹,使用反方向或對上空吹,或把冷氣定時在清晨四點關閉,可減少寒涼對身體的傷害。

夏天寒邪造成筋骨痠痛,通常改善飲食及環境就能立刻緩解痠痛,「一天就能看到效果,」高蘭馨說,如果痠痛仍然持續,建議就醫診治。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女明星流行喝紅豆水,號稱能消下半身水腫、保有V型臉。真的嗎?

近來女明星隋棠公開她的臉尖祕訣─紅豆水,每天都會帶上一大罐當開水喝,並強調喝了能消下半身水腫、保有V型臉。

提到紅豆這項食物的利水功效,中醫師與營養師都不免要豎起拇指說讚。

中醫結合「五色入五臟」養生概念及臨床觀察, 紅豆屬赤色,入心 ,能帶動血液循環;古籍也記載,紅豆有清熱解毒功效,經常被用來改善腳氣病及消下肢水腫,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兼任副教授楊榮季解釋。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紅豆的眾多營養成分中, 尤以鉀離子和消水腫最有關聯。 營養師趙函穎指出,人體本身有留鉀排鈉的機制,紅豆是高鉀食物,加上豐富的纖維,能幫助排便與利尿。

紅豆經浸泡、加水燜煮後的成品─「紅豆水」,也成為不少孕婦、常坐辦公室女性的廉價美容聖品。網路上盛傳各式煮紅豆水的方法,甚至還商品化,在網路及藥妝店熱賣。但在飲用前,中醫師與營養師先幫你破除5個盲點:

一、煮紅豆水時不能煮破紅豆,一旦裡面的澱粉流出,反而失去消腫功效?

許多人在煮紅豆水時擔心,一旦紅豆破裂,吃到流出的澱粉不但無助消水腫,反而還會增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說,紅豆水如果只有一點點混濁,少量溶出的澱粉還不致讓體重增加;但古方裡確實有提到,吃掉紅豆就失去利水效果,所以就中醫角度而言,不建議連同紅豆一起吃,只需取紅豆水的上清液來喝。

二、每個人都適用紅豆水?

紅豆水消水腫,但並非每個人都適用。一般人如果因為懷孕、吃重鹹、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喝紅豆水的確能幫助水分循環與代謝,排除體內濕氣。飲用時應以溫熱水為主,「不要喝冰水,會讓代謝降低,」卓雨青叮嚀。

不過疾病引起的水腫患者就要特別注意限水。趙函穎提醒,像慢性腎臟病患因腎臟過濾功能失調,喝進去的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不建議飲用紅豆水。

三、坊間傳說紅豆古名赤小豆,不過也有人說兩者是不同品種,真的嗎?

攤開《台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可發現,紅豆與赤小豆分屬不同品種。卓雨青指出,赤小豆在中醫裡屬藥材,市面上不易買到,外觀較一般紅豆細長,偏暗紫紅色,坊間常將兩者搞混。赤小豆的利水力道比一般紅豆稍微強一些,但用一般紅豆也有利水的功效。

四、太瘦的人不適合吃紅豆或喝紅豆水?

「沒有這回事,」楊榮季駁斥,因利水不等於脫水。紅豆雖然有利尿功能,但不至於像利尿劑一樣,引起脫水或口乾舌燥,瘦的人一樣可以吃紅豆或喝紅豆水。

五、薏仁雖然可以消水腫,但許多人說孕婦不能吃薏仁,所以應改喝紅豆水?

「不是懷孕的人都不能吃薏仁,」楊榮季說。雖然古書記載薏仁可能造成滑胎的風險,但除非是長期食用非常大量的薏仁,且孕婦本身有流產或子宮收縮經驗,才需避免食用,偶爾淺嚐不會有問題。

「當飯吃都不一定有致毒劑量了,」卓雨青也說,適量食用薏仁可達利水滲濕效果,婦女其實不需過度擔心、刻意不吃薏仁而改喝紅豆水。

紅豆其實是一種相當溫和且沒有毒性、

◎ 中醫師教你自製紅豆水

製作紅豆水有多種不同方式,除了自己煮,不少人會用保溫杯燜紅豆加水喝,或使用市售的萃取物、研磨粉沖泡。但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兼任副教授楊榮季提醒,沖泡式研磨粉末與自己煮的紅豆水相比,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應該不同,民眾如果不確定市售成分與製作過程,建議還是以自己煮的紅豆水為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會教水腫的孕婦以下列方式煮紅豆水:

1.紅豆1杯洗淨,加入4~5杯冷水,浸泡約30分鐘。

2.水不倒掉,煮到滾。水滾後關火,蓋上鍋蓋燜煮15~30分 鐘,鍋裡的紅豆約一半有破皮,一半沒破,水呈半透明紅 褐色。

3.取尚未完全混濁的紅豆水,特別是頂層的上清液飲用;剩 下的紅豆可留下來給家人煮紅豆湯。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宿醉喝什麼能解酒?答案竟是咖啡。研究發現,咖啡不只提神醒腦,也可能有助保肝,減少酒精對肝臟的傷害。

咖啡有助提神醒腦眾所皆知,但國外研究發現,酒後喝咖啡,還能抵銷些許酒精對肝臟的作用,對肝臟產生保護作用。

芬蘭科學家發現,一天喝5杯以上的咖啡可以降低肝功能指標GGT的數值達一半,這樣的效果在男性身上尤為明顯。

他們追蹤超過10年的時間,研究將近1萬9千名的受試者,針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醫療紀錄、飲酒,以及飲用咖啡的習慣進行調查,然後測量他們的肝功能指標「麩胺轉酸酶(GGT)」的數值。

GGT指數容易受酒精影響,一般說來參考值在0~26U/L之間,時常飲酒的人,此種酵素的活性會增強,也因此常被用來做為酗酒者肝功能受損的早期指標。除了酒精,藥物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礙也會使GGT數值上升。另外,GGT的數值也被用來當作診斷肝癌的指標。

芬蘭的研究人員在這項刊登於《酒精與酒精中毒(Alcohol And Alcoholism)》期刊中指出,一週攝取超過280克的酒精,相當於18罐啤酒(以一罐330毫升計算)或3.7瓶紅酒的族群,在GGT方面的數值比不飲酒的人高出3倍。

不過,在這些愛喝酒的受試者中,每日喝到5杯以上咖啡的人,GGT數值卻低了50%。研究因而推論,在喜好杯中物的人身上,如果咖啡也喝得多,可能有助降低他們的GGT指數。先前的一些研究也發現,咖啡中的一些成分對保護肝臟免於受損有所助益。

英國肝臟信託基金會(British Liver Trust)對這樣的研究表示歡迎。基金會主席安德魯朗佛(Andrew Langford)表示,英國有不少人會在小酌之後來杯咖啡 ,「這個發現證明這樣的做法有健康上的助益」。

「當然,你還是要避免飲酒過量,但是這個一天5杯的發現,不免引人注意,」他說。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一直以來,在不同場合,總是有人問我,喝牛奶是否不好?是不是喝豆漿比較好?是不是喝豆漿就可以取代牛奶?大家也總是愛問我:「妳是喝什麼?」,但是我的答案總是令人失望,我不是鄉愿,我也沒有選邊站,因為我的答案是:「我每天喝牛奶,也喝豆漿!」

這要先來談談牛奶與豆漿的營養素到底有何差別?牛奶含有較高的鈣質還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豆漿當中也有能夠促進鈣質吸收的營養素,而且豆漿含有的卵磷脂又比牛奶豐富許多。其實,以營養學的觀點來看,任何食物都有營養價值,只要適當的攝取就不會造成任何疾病。

牛奶的名聲似乎一直被人存疑,有人說它是「生鏽」的飲品,有人說它是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兇手,眾說紛紜讓大家很緊張。尤其家裡有正在發育的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多喝牛奶?相信這是現在父母很大的疑慮。所以,我們從營養的角度來分析牛奶與豆漿的差異。

一杯牛奶的鈣質含量相當10杯豆漿的鈣質含量,牛奶還是補充鈣質最有效率的食物。

雖然有人認為喝牛奶反而會造成骨質疏鬆,但我並不認為牛奶是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元兇。主要是因為擔心牛奶中的磷酸根太多,導致體內呈酸性,使得骨骼必須釋放鈣質中和而造成骨質疏鬆。

其實磷酸根太多,也可能是因為肉吃太多,或是喝太酸飲料太多有關,不見得全都歸因於喝牛奶這件事。但建議大家喝牛奶時,別忘了多吃一些蔬果,讓身體的酸鹼值偏鹼性,自然能解除「喝牛奶會造成骨質疏鬆」的疑慮。

不可否認真的有些人會對牛奶過敏,有人會拉肚子、有人會起疹子等過敏現象,此時,就不要勉強自己喝牛奶。

但話說回來,不見得喝牛奶會拉肚子,都是對牛奶「過敏」,而是「乳糖不耐症」。是你腸子中的「乳糖分解酵素」在睡覺,讓你腸子沒辦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而乳糖就是讓你拉肚子的兇手。建議可以平時就喝一點點牛奶,慢慢喚醒尚未發揮功能的「乳糖分解酵素」,慢慢增加牛奶的攝取量,以後就不會再拉肚子了。若等不及它慢慢甦醒,就改喝優酪乳吧!它的乳糖含量較低,比較不會拉肚子。

雖然豆漿的鈣質沒有牛奶高,但豆漿對於預防骨質疏鬆也是功不可沒。因為,豆漿含有大豆異黃酮素吉尼斯旦(genestien)及代得仁(daidzein),它們是植物性的雌激素,可以促進骨質再吸收。而且,我喜歡喝豆漿時放入黑芝麻一起打,可以大大提高鈣質的含量,如此一來,這杯「黑芝麻豆漿」的鈣質,不會比牛奶遜色。

此外,若是不喝牛奶或吃素的人,就要多注意攝食一些含鈣量較高的蔬菜,例如甘藍、芥藍、莧菜、秋葵、昆布、綠豆芽、板豆腐……等,或者考慮補充鈣片。其實,補鈣真的不一定要靠喝牛奶。

這場「牛奶」與「豆漿」的土洋大戰沒有勝負,兩者我都喜歡,總之,食物的選擇在於適合自己就好,只要知道如何聰明的選擇食物,沒有一種食物天生就有罪,也沒有一種食物大量攝食都無害。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我希望,過去的我把漂亮的玫瑰花型蠟燭點亮、燒完,而不是藏在櫃子裡捨不得用,直到它溶化癱塌。」怎麼這麼像我曾做過的事?!

我於是往下看。這是癌末女子娥瑪離世前寫下的「如果還有明天,我希望」。 

「我希望,過去的我常請朋友來家裡吃晚餐,不擔心弄髒地毯、沙發椅。」 

「我希望,過去的我曾花時間聽祖父漫談他的年輕往事,不曾嫌他老是舊事重提。」 

「我希望,過去的我曾懂得享受開車兜風,而不是捨不得剛吹整好的頭髮,堅持關著車窗。」 

「我希望,過去的我曾跟孩子們一起坐在草地上玩,不怕弄髒衣服。」 

「我希望,過去當孩子猛親我時,我不曾說:去,去把手洗乾淨準備吃飯。」 

「我希望,過去的我在身體不舒服時就請假休息,而不是自以為如果我不到場,世界就會停止運轉。」

重新省視人生,我們是不是曾經抓緊人生的每一秒鐘,好好的、真真實實的觀察人生,活好每一秒。我希望,過去的我多說一些「我愛你」。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隨著上班女性增加,40歲左右的高齡產婦也已經不足為奇了。但就算時代改變了,女性身體內部的情況卻還是相同,女性賀爾蒙分泌及子宮狀態都會隨著年齡而多少改變。特別是身體寒冷,這可是女性賀爾蒙的大敵。

這次身為健康食品諮詢師兼日本超級食物協會美容諮詢師的筆者,將告訴大家對子宮有益並可有效攝取的超級食物為何。

食物是最好的良藥!

每天的飲食內容相當重要,但忙碌的現代人容易營養不均,此時就需要利用營養素豐富且擁有優良成分的超級食物。例如日本女性八成以上有鐵質不足的問題,因此鐵質就成了讓女性賀爾蒙正常化的必要攝取物。

另外健康飲食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因此請平時就多加注意蛋白質攝取量。

推薦攝取被稱為超級食物之王的「藍綠藻」。藍綠藻為藻類的一種,含有共50種以上維他命・礦物質等營養素,雖為植物性卻含有豐富蛋白質。

對女性賀爾蒙有效的超級食物

藍綠藻最好當作每天的基礎保健食品來食用,另外再針對煩惱來攝取其他超級食品以發揮功效。

(1)生薑

生薑被稱為日本的超級食物,其薑辣素的成分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畏寒及減肥的效果。

(2)薑黃

含有人體容易不足的礦物質及豐富薑黃素而當中的多酚則有抗酸化作用,可從體內抗老化。

(3)大麻籽油

大麻籽油當中ω−3脂肪酸及ω-6脂肪酸的比例為3:1,和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建議的4:1比例是最接近的優質油,對賀爾蒙相當有益。

大家覺得如何呢?超級事物營養價值高因此不需要每天大量食用,就算忙碌也能有效攝取,對於增加女性賀爾蒙相當有幫助喔。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你能分辨「渴」與「餓」嗎?聽起來好像很笨,怎麼可能分不清?但事實上,身體的渴與餓,都是組織胺的作用所引起的現象。

飯前喝水減少進食

位於英國的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做了一個實驗,將84位有肥胖問題的人分為兩組,一組在飯前半小時前喝下500cc的水,另一組則沒有,共為期12週。結果很驚人,12週下來,在飯前喝水的人,較沒有喝的瘦了4.3公斤之多。

下次若是覺得有點渴、有點餓或嘴饞,試試喝杯水,可以讓身體解渴、充滿飽足感。在身體搞清楚是餓還是渴之後,吃正常的量,自然能達到體重管理的效果。

水腫其實是缺水

昨天晚上吃了一碗紅燒牛肉麵當消夜,今早一起床,怎麼覺得臉很浮腫?跟前幾天吃完泡麵的情況一樣?

水腫≠肥胖

水沒有熱量,所以並不會喝了就變胖或增加體重。水腫的原因有可能是吃了「鈉」含量太高的東西,以及身體裡原本該變成汗或尿液的水分堆積無法排出。

為什麼會這樣呢?

簡單的說,我們體內的水分需要鉀鈉平衡才算正常。細胞外(以鈉為主)與細胞內(以鉀為主)互相搶水。當鈉過高,搶到比較多的水,水就被留在體內,無法變成尿或汗排出。

這也就是當吃的太鹹,或鈉的攝取量太高,就會看起來水腫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要以為水腫是水喝太多,很有可能是身體缺水,需要補充水分來調節的一種警訊。

重點整理

*有點餓?先喝杯水,同時安撫饑、渴感,避免吃進過多食物

*身體缺水反而會水腫,平衡身體水分,要喝足夠的水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香醇濃郁的咖啡,已被WHO正名非致癌食物,反而是防癌食物,現代中醫怎麼看?

由於咖啡屬於外來種,古籍上並沒有相關記載,現代中醫師通常依據傳統「四氣、五味、五色、歸經」等中藥特性的分類方式,跟據外觀顏色、香氣、味道、作用等綜合判斷咖啡的屬性。

有趣的是,咖啡會隨著不同程度的烘焙,產生不同顏色與味道,從淺焙、中焙到深焙,咖啡豆會從淺黃色轉變為深褐色,味道也會從酸至苦,果香到焦香,還能帶有甘甜味。

壢新醫院中醫師王凱平自學咖啡8年,他認為,咖啡的性質比較像是經過分階段處理的中藥材,過度簡化地以單一顏色或氣味判定屬性並不是那麼恰當。

他指出,咖啡因是咖啡的主要成份之一,有降低睡意、增加心跳、擴張血管、興奮、利尿等效果。一般來說作用時間短暫,若非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質濕熱的說法尚未有明確依據,目前沒有相關中醫體質試驗佐證。

高雄榮民總醫院特約中醫師、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郭哲彰則認為,咖啡因經過烘焙過程,在中醫裡普遍認為屬於「溫性」。

其中,淺焙咖啡較溫潤,酸味較重,而酸入肝,有護肝、解肝毒的效果。針對緩解短期的頭痛、提振精神,咖啡也有一定的功效。中、深焙的咖啡較偏燥熱,容易上火;若味道又偏苦,苦入心,刺激過多可能會心悸、失眠、情緒焦躁。

中醫師全聯會常務理事、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陳旺全認為,咖啡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他發現很多止咳的藥都含有咖啡因成分,若是沒有痰的咳嗽,喝點咖啡有助於緩解,幫助肺氣循環。

陰虛體質、濕熱體質應少喝

雖然長期喝咖啡不一定會影響體質,但中醫師們同意,若本身已經是陰虛、濕熱體質,就要少喝咖啡。

郭哲彰臨床上看到不少咖啡成癮病患,本身因為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造成陰虛體質,此時透過咖啡來提神,效果不但不好,還弄壞身體。

他解釋,中、深焙的咖啡因烘烤時間長,會帶燥熱,陰虛體質的人長期喝容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眼睛痠澀,不但咖啡成癮,提神效果下降,甚至還看過病人出現禿頭症狀。

此時,他會建議病患逐步減少咖啡攝取,並開補氣的藥方,讓病患精神可以提振,不用依賴咖啡。

中醫的濕熱體質之中,「肝經濕熱」以及「膀胱經濕熱」容易有所謂「小便短赤」,即每次小便量少,顏色深黃,常合併尿頻、尿急。此時若再多喝咖啡,可能會讓小便更頻繁,咖啡溫熱的性質也不利於治療熱性疾病。

胃陰虛夾濕熱體質的人,容易胃酸過多,再喝咖啡反而更刺激,胃食道逆流就容易發生。王凱平建議,嚴重的熱性體質,或是中重度以上肝經濕熱、膀胱經濕熱體質應少喝咖啡。孕婦、青少年也已有研究建議少喝為佳,以免影響胎兒和學習的專注力。

服用中藥  記得間隔2 小時

若有服用中藥,記得先與醫師討論,確認是否合適喝咖啡。

陳旺全指出,若是服用腎性貧血相關的中藥,咖啡中的咖啡因會交互產生生物鹼,沉澱在體內會阻礙藥物吸收,降低效果。

有些藥物則有加乘作用。郭哲彰舉例,傳統「川芎茶調散」必須搭配熱茶服用,現今改成科學中藥後則參有茶葉,透過茶中的咖啡因加強療效。若再喝咖啡,會有加乘的效果,導致劑量過多,因此要避免。此外,補氣、溫陽的藥也要避免與咖啡一起服用。

保險起見,陳旺全建議平常服用任何中藥,前後建議間隔2小時,避免有交互作用產生。

咖啡適量喝,淺焙尤佳

除了注意體質,想要喝咖啡促進健康,中醫師建議選擇咖啡因少、盡量不含人工添加物的黑咖啡。

王凱平指出,生豆品種、烘焙與萃取方式、飲用量等,都會影響人體攝入咖啡因含量。萃取時隨著咖啡粉接觸水的時間愈長,溶出的咖啡因就會愈多。如手沖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反而較大家印象中「比較濃」的義式濃縮咖啡還高。

郭哲彰則傾向把咖啡當成藥,不建議喝太多。若要喝得話,可選擇淺焙咖啡,咖啡因較少,品嚐香味並無不可,但別喝到過量成癮。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異位性皮膚炎只在冬天發作?錯!夏天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季節!醫師提醒,除了天氣和皮膚乾燥,夏天常見的天氣熱、流汗、曬太陽等生活形態,也會誘發此病發作,患者經常抓癢抓到紅腫破皮,苦不堪言,除了藥物控制之外,患者自己也應學會正確的自我照護方式,避免反覆發作。

undefined

氣候悶熱+流汗多 夏天也好發異位性皮膚炎

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2百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以孩童和青少年占大部分,少部分可延續至成人。今年18歲的小明(化名)也是其中一員,以往每年冬天都會發作異位性皮膚炎,而今年入夏以來,因參加多場路跑活動,又愛打籃球,在潮濕悶熱的環境和汗水的刺激下,皮膚皺褶處的癢感益發劇烈,皮膚外觀也因搔抓而導致粗糙如恐龍皮,自信心大受打擊!

undefined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星瑋表示,根據研究,異位性皮膚炎有5大惡化因子,包括:皮膚乾燥、天氣熱、流汗、曬太陽和壓力。由此可見,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專屬冬天的疾病,夏季悶熱環境加上容易流汗也是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季節。

異位性皮膚炎發作3原因

黃星瑋醫師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先天性過敏遺傳體質,加上後天環境、食物、過敏原刺激所造成的過敏性皮膚病。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伴隨有嚴重的皮膚搔癢及發紅情形。目前尚無法了解真正發病機制,但有幾項確定因素:

1.皮膚角質層功能異常,導致皮膚鎖水能力極差,使過敏原易穿透皮膚造成發炎。

2.皮膚脂質變異,角質層細胞黏合的重要因子神經醯胺(ceramide)大幅減少,皮膚變得脆弱、乾燥且易併發發炎反應。

3.免疫功能失調。

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 耐心治療+自我照護

目前醫學上沒有可以完全根治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一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需要很長的治療時間,但根據臨床統計,有超過半數以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會慢慢好轉最後痊癒。在此之前,患者除了耐心接受常規治療外,注意平時的保養與護理,瞭解可能使病情惡化的因素並且盡量避免,也能大大減低發病的機會和發作的程度。

特別是在平日保養和護理方面,黃星瑋醫師提醒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民眾,要多注意以下9點自我照顧的原則,細心保養才是預防病情發作和惡化的關鍵。

【異位性皮膚炎9大照護原則】

1.避免溫度變化太大。

2.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

3.選擇以純棉布料為主的衣物。

4.避免太熱及汗水鬱積。

5.避免接觸會過敏的物質或食物。

6.預防感染。

7.避免情緒起伏太大及壓力。

8.照護受傷的皮膚,加強皮膚的滋潤和濕潤。

9.發癢時避免劇烈抓癢,改以輕捏或輕拍方式。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季節交換,容易出現頭皮屑、頭皮癢的不適, 越來越少的髮量,越來越多的白髮,也很惱人, 到底頭皮、頭髮,該怎麼正確保養?怎麼染髮,才不造成傷害?

undefined

頭皮是孕育頭髮的土壤,跟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一樣,由外到裡,同樣有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三層。頭皮的毛囊,則是頭髮的樹苗,為了長出又長又茂密的頭髮,頭皮的毛囊比起身體的毛囊,體積更大,扎根也更深。舉例來說:手毛的毛囊根部約在真皮層的上三分之一,但頭皮毛囊根部,卻可深達皮下組織的脂肪層,可獲得更多的養分,得以成長茁壯。

季節交替時,頭皮屑多到像雪花片片,頭髮變白、髮量變少、頭髮變細,該怎麼辦?本期由專精毛囊保健及毛髮治療的詹融怡醫師,分享頭皮、頭髮日常保養的關鍵之道。

洗髮要訣:別全家人都用同罐洗髮精

頭皮的保健,就像皮膚一樣,最重要的基礎保養是適當清潔,尤其是洗髮精的選擇及洗頭的頻率,要視每個人頭皮的油膩程度做調整,只要洗頭後,能維持頭皮不緊繃、不刺激,同時能把頭皮的髒污去除,就是適當的洗髮。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天天洗,也不是全家人都適用同一瓶洗髮精。洗完頭後,若覺得頭皮乾癢不舒服,代表洗髮精的去油力太強,若覺得頭皮還是油油膩膩、頭髮扁塌,不容易造型,則是清潔力不太夠。

有些民眾不太敢常洗頭的原因是每次洗髮,都會掉很多頭髮,怕太頻繁洗髮會讓髮量更少。事實上,頭髮的生長週期,有生長期、衰退期跟休止期。生長期時,頭髮平均每個月可以長一公分,之後進入衰退期會停止生長,等到休止期,就開始掉落。只要每天掉落的頭髮,平均在一百根左右,都屬於正常的數量。常洗髮,除非是有不當的拉扯,否則,並不會增加整體的掉髮量。

潤髮或護髮乳,主要的功能是增加頭髮的柔順及光澤感,可視每個人的需要做選擇,但建議在使用時避免直接塗抹在頭皮上,可使用在頭髮的後三分之二的髮梢,以免增加頭皮的油膩感及負擔。頭皮的去角質,也非必要。因為頭皮表皮上的角質層會自然汰舊換新,就算是有些細小的頭皮屑,也屬正常的生理現象。

增髮要訣:吃鋅鐵,排除荷爾蒙干擾

但在季節交替時,有脂漏性皮膚炎體質的民眾,若常熬夜、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會發現頭皮起紅疹、癢、有淡黃色及皮脂味的油性頭皮屑,除了接受皮膚科醫師的治療外,建議也要調整生活作息、飲食清淡;在洗髮時,用抗屑洗髮精按摩頭皮,並讓抗屑洗髮精在頭皮停留五分鐘,再沖掉,即可有效減緩症狀。

髮量減少、頭髮變細、白頭髮越來越多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臨床上,因飲食偏好、過度減重、吃減肥餐,導致缺鋅、缺鐵而影響到頭髮正常生長的女性,並不少見。缺鋅會讓頭髮長不好、生長緩慢;缺鐵,則會讓髮量持續減少、易掉髮。可抽血驗血中的鋅、鐵含量,若有缺乏,可雙管齊下補充鋅片、鐵錠,並適度攝食牡蠣、生蠔、牛肉、羊肉等含鋅、鐵的食物,待血中的鋅、鐵含量,回升到正常值,髮質及髮量,即會有改善。而荷爾蒙的變化,像是吃避孕藥、打催經針、產後,有時候,也會導致令人困擾的休止期掉髮。

男性的髮量減少、頭髮變細,則常與遺傳性的雄性禿有關,常是頭髮先變細、再變少,與營養缺乏的關聯性較少。而圓禿是頭髮對生活壓力的直接反應。此外,有些生理上的疾病,像是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等等),也可能從掉頭髮的症狀開始表現,是要注意的健康警訊。

現代人易因勞心勞力的緊繃生活形態,提早長白頭髮、灰頭髮,這是毛囊裡的黑色素幹細胞消失,或是黑色素細胞不足引起,主因來自遺傳跟頭髮毛囊的老化,與營養不足較無相關。

染髮要訣:距髮根○.三公分染才行

染髮,可暫時改變白髮的外觀,之前曾有染髮會罹患膀胱癌的動物實驗報告,但目前在人體上尚未證實。臨床上,染髮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染劑刺激頭皮,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會造成頭皮癢、刺、紅腫,一般是沿著前額髮際線一帶,症狀會特別明顯,同時自己染髮發生不適的比例,也比較高,這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染髮,通常會從前額的白髮開始染,染劑太貼近頭皮又停留較久。

建議可請別人幫忙染髮。染髮時,要注意頭皮的隔離,從距離髮根處的○.三公分開始染,視覺上,就有掩蓋白髮的功能,又較不會直接刺激頭皮而影響到頭皮的健康。染髮後,可用護色洗髮精,減少染劑的褪色速度,維持較飽和的髮色。

【延伸閱讀】頭髮、頭皮養護3招

有足夠的營養、健康的頭皮,才會有漂亮的頭髮。做好頭皮、頭髮養護三要訣,是擁有一頭健康髮絲的基礎。

1. 選對洗髮精。洗後頭皮油膩是清潔力不夠,會乾癢是清潔力太強。

2. 女性若缺鐵,髮量會減少,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宜適度補充。

3. 染髮,從距離髮根處的○.三公分開始染,比較不會直接刺激頭皮。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啾!夏天太陽火辣辣,躲在室內吹冷氣是一大樂事,但小心冷氣吹多了會誘發過敏性鼻炎,噴嚏、鼻塞、流鼻水接踵而來,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醫師指出,引發國人夏季鼻過敏的主要原因仍在塵蟎和黴菌,除了改善環境之外,適度補充有助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也能讓鼻子乖乖、不鬧脾氣。

undefined

過敏源充斥+溫差變化 頻繁進出冷氣房易鼻過敏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吸入過敏源,並以免疫球蛋白E為介質所引發的炎症反應。在台灣,鼻過敏盛行率約20%,塵蟎是最主要的過敏源,90%以上過敏患者對塵蟎過敏,其他則為黴菌及其孢子、蟑螂、動物毛屑和皮屑、花粉和特定食物等。

夏天天氣炎熱,許多人頻繁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之下,容易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鼻過敏症狀,原因除了冷氣或電風扇運作時,室內灰塵和塵蟎四處飛揚並被吸入刺激鼻腔黏膜之外,室內和室外之間的明顯溫度或濕度變化、個人自律神經失調,也都可能誘發或加重鼻過敏的不適症狀。

undefined

預防夏日鼻過敏!清除室內塵蟎最重要

要預防鼻過敏發作,首要之務是避免過敏源的接觸,特別是塵蟎,建議居家選用防塵蟎寢具,並且勤洗勤換,清洗時溫度約56℃,定期在陽光下曝曬,可減少塵蟎的孳生;地板勿使用地毯或軟墊,應改用磁磚或木質地板;勿存放舊報章雜誌,書櫃和陳列櫃應經常關閉;善用除濕機和空氣清淨機,室內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可減緩塵蟎數量的增加速度。

undefined

吃對食物抗過敏!營養師推薦5大抗敏食物

除了改善居家環境之外,吃對有助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也能對抗鼻過敏。有過敏體質的人,日常飲食可以優先攝取含乳酸菌、多醣體成分、Omega-3脂肪酸、槲皮素和薑黃素的食物,調節免疫力,降低過敏發作風險。

【5大抗敏好食物】

1.乳酸菌:乳酸菌能調節免疫力,有助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之生成,進而減緩過敏反應。代表食物如優酪乳、乳酪、乾酪、發酵乳等。

2.多醣體:菇類、靈芝、牛樟芝等含多醣體的食物,可調節T細胞功能,調整體質、免疫力,以減少過敏反應的產生。

3.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過敏引起的發炎反應。建議平常可適度攝取秋刀魚、鮭魚、鰹魚等魚類,或是選用芥花油來當烹調用油、用亞麻仁油做涼拌。

4.槲皮素:是一種類黃酮的植化素,能抗發炎和減輕過敏反應。洋蔥和茶葉都富含槲皮素。

5.薑黃素:薑黃素是咖哩內含的主要成分,也是薑黃塊莖中的色素部分,可有效緩解血清中過敏抗體IgE,進而減緩過敏反應。

另外,遠離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高飽和及反式脂肪酸食物,例如:豬油、奶酥麵包、炸薯條、油條等,都會促進發炎及過敏反應。而有些人對蝦蟹、不新鮮的魚、花生、核桃、腰果、杏仁、芒果、草莓、奇異果、牛奶、雞蛋、巧克力、小麥、味精或部分人工食品添加物過敏,也要盡量避開。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網友在5914呼叫醫師網站發言詢問醫師表示,每天24小時除了睡覺幾乎都面對著電腦,雖然說是工作所需,但是眼睛也因此漸漸容易乾澀、晚上睡前也出現眼睛發癢、泛血絲的症狀,再這樣下去,眼睛是不是總有一天會罷工…這樣的疑問,你心中也有嗎?

undefined

睜開眼的每一刻,我們的眼睛就在工作,視覺是我們五官中很重要的一環,失去視覺,宛如失去欣賞世界的一扇窗,保護眼睛的天然珍貴素材究竟在哪裡?

護眼3大黃金複方組合

《山桑子+黑醋栗》抗氧化功力無敵

山桑子是一種富含「花青素」的天然植物,在山桑子的成熟紫黑色漿果中,曾被發現有超過15種的花青素的成分。值得一提的是,山桑子中的花青素成分,能有效抑制會破壞眼睛細胞的酵素,這也說明了山桑子為什麼有益於眼睛的健康。此外,黑醋栗也是抗氧化功能佳的莓果,結構和山桑子類似,黑醋栗含有維生素C、花青素、檞皮素(Quercetin),及多種營養素和礦物質。

undefined

《枸杞+決明子》傳統中醫漢方有保證

中醫理論上,肝血不足容易導致雙目乾澀、視物不清、頭暈眼花、視力疲勞等症狀,而枸杞所含有的多糖對於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枸杞藥性平和,有養肝明目的效果。決明子是一種中草藥材,別名也叫草決明、還瞳子;具有清肝益腎,明目、利水通便等作用。

undefined

《金盞草葉黃素+素食DHA》維護黃斑部健康難波萬

葉黃素屬於維生素A中的一種,我們眼睛中黃斑部部位充滿著黃斑色素,就是葉黃素&玉米黃素,而維生素A算是脂溶性維生素,需要有脂肪的搭配才能有效讓身體吸收,例如DHA。它約佔腦神經細胞的20%,但在視網膜比例更高!約為腦神經細胞的3倍!可使視網膜細胞柔軟,進而刺激感光細胞,使視覺訊息快速傳遞到大腦,進而有助於提升視覺功能並有抗氧化及保護神經的作用。

undefined

讓眼睛喘口氣,看螢幕不超過20分鐘

眼睛不斷盯著電腦螢幕,眨都不眨一下,是非常傷眼的!除了依靠上面的食物營養素來增強眼力,適度的休息,是每個眼科醫生絕對會強烈建議的要素,哪怕只是短暫地移開視線20秒,也能有效減緩眼睛壓力喔~

undefined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前一陣子,擔任《拜託請愛我》(TBS電視台)女主角的深田恭子,她那 「讓人不覺得已經是30歲那樣的可愛模樣」在日本女孩心中,造成話題。

在這裡從過去深田恭子的發言中,整理出讓她越來越年輕的秘訣來分享給大家。

1. 食用酵素玄米

深田不管是否在連續劇拍攝期間,每日一定會自己下廚且不以為苦。而且每日絕對會食用酵素玄米。

所謂的酵素玄米,就是將玄米與紅豆、鹽、水混合一起炊煮,再持續保溫3日以上而製成的食物,也被稱為「熟成玄米」。嘗起來口感Q彈且容易消化,排毒及抗老化效果極高,因此如ROLA、石原聰美、篠原涼子等女藝人,都為了自身的健康保健而食用。

而且,深田似乎也會刻意花時間在吃飯上,養成每一口都細嚼慢嚥的習慣。

2. 在空檔時做伸展運動!

而為了保持完美體態,她特別注意要維持正確的姿勢。

不需要特別安排做伸展運動的時間,而是有效利用空檔時間,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必須要做運動的壓力,才能持久並維持健康美麗。

3. 不讓身體受寒變冷!

深田出外景拍攝時只要身體感到變冷,就會回到休息室以偏熱的熱水沖澡。

而且,她還會使用熱水袋,輕輕的為疲累的部位熱敷,睡覺時也會用熱水袋敷在肚子及腳部,為了不讓身體受寒變冷做了許多努力。

其他還有為了溫暖身體內的臟器會喝熱開水、盡可能的自己下廚製作熱呼呼的料理食用等等。

而消解壓力的秘訣,則是盡可能的睡滿7小時確實睡飽。不要讓壓力留在體內,務必好好參考以上的逆齡小秘訣喔。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潮濕又悶熱,就算傍晚走在街道上,也是走不到10分鐘就感覺身體「黏踢踢」,汗腺比較發達的人甚至汗如雨下,讓許多上班族只想趕快衝回家,吃飽飯後好好洗個澡,然後再放輕鬆地追劇、看球賽轉播。然而,當心吃飽飯後「立刻」洗澡,真的會讓腸胃不消化,長期恐威脅到健康。

undefined

別鐵齒!飯後洗澡易妨礙胃腸消化

「剛吃飽飯不要去洗澡」,是許多人從小聽到大的貼心叮嚀,更是不少人家中的嚴格「家訓」,但是為什麼吃飽飯後不能馬上洗澡呢?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顏旭亨表示,就像飯後做激烈運動一樣,吃完飯後立刻洗澡,會讓血液往體表流動,胃腸道的血流量減少,造成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變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嚴重甚至感覺肚子痛或胃絞痛。

undefined

吃完飯後想洗澡!等待時間視洗澡形式而定

一般來說,食物被吃下肚後,經胃消化約需2個小時,為了避免造成消化功能減弱,建議等胃把所有食物,或大部分食物消化完再洗澡。

顏旭亨醫師建議,若是耗時約5分鐘的簡單沖澡,可以在飯後1個小時左右進行,對胃腸的消化功能影響不大,但洗澡水應避免太燙;若是洗溫泉或泡熱水澡,因洗澡時間較久、水溫較高,容易讓血管快速擴張,加速血液流動至體表,進而影響消化功能,因此建議最好等吃完飯後2小時再進行。

undefined

飯後上床睡覺 更是危害胃腸健康

除了飯後不宜立刻洗澡之外,顏旭亨醫師特別提醒,飯後不要馬上上床睡覺,這習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勝飯後洗澡,不僅消化不良,也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

臨床就常有年輕人因工作關係,三餐不正常,早上起床太晚,早餐隨便亂吃一點、填飽肚子就好,中餐省略不吃,下班後才猛嗑晚餐,幾乎是把三餐當一餐吃,吃飽後就匆匆洗個澡、上床睡覺,長期造成胃食道逆流,夜夜睡不安寧,甚至常有喉嚨發炎、咳嗽、胸痛等不適。

預防胃部下垂!三餐別吃得太快、太飽

輕忽飯後小習慣,容易威脅到胃腸健康,因吃得太飽而放鬆褲子腰帶也是其一。許多人吃飽飯後習慣放鬆腰帶,減輕束縛感,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卻會讓裝滿食物的胃部下垂。顏旭亨醫師表示,胃下垂的人,胃部消化和蠕動功能會比較差;最好的方式是避免吃太快,或突然吃太多,以免吃得太飽造成胃部下移,引起胃脹和消化不良。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大約兩年前我曾寫過一篇「從紅薑黃先生談薑黃」,兩年來這股薑黃的熱潮不但沒有減退,反而隨著知名生技公司推出保健飲品的行銷助攻進一步成長,到現在我在門診中最常被問到的養生藥材已經不是西洋蔘、黃耆、枸杞等,反而是薑黃的詢問度數一數二!

薑黃的流行其實不是只有在一般民眾之間,學術界也有同樣的潮流,在美國國衛院的醫學資料庫PubMed中搜尋薑黃的學名「Curcuma longa」,1992年以前每年相關研究都不超過10篇,在1997年之後便一路成長,到2015年已經達到每年276篇的水準。

薑黃能夠這麼夯確實是有他的原因,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薑黃對人體有多種益處,且沒有已知的毒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也認可薑黃萃取物屬於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普遍被認為安全)的範疇,使用上沒有特殊禁忌。

薑黃是薑科植物但跟薑並不一樣,90%以上產於印度地區,千年以前就已被用在香料、染色、醫療用途,是印度咖哩的重要原料,也是印度傳統阿育吠陀醫學用來處理關節疼痛的常見藥材,中醫學上薑黃主要有「破血、行氣」的作用,常用於氣滯血瘀造成的心、胸、肋、腹痛、經痛,以及跌打損傷與筋骨痠痛。

目前所知薑黃含有至少3種天然多酚類物質,統稱為類薑黃素 (curcuminoid),其中薑黃素(curcumin)佔了大約75~80%,是目前所知薑黃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他兩者依所佔比例依序為15~20%去甲氧基薑黃素(demethoxycurcumin)和約5%雙去甲氧基薑黃素(bisdemethoxycurcumin),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已知薑黃素的抗氧化效果是維生素C的2.75倍、維生素E的1.6倍。

上述三種類薑黃素經過口服,可在人體中經代謝產生2種活性化合物 tetrahydracurcumin 和 hexahydrocurcumin ,總共5種物質都能對人體都會產生作用但其作用機轉仍無法非常確定,目前國際研究薑黃(主要是薑黃素)可能有下列效果:

2012年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有文章指出薑黃對於「椎間盤發炎」有效果;2012年 Phytotherapy Reasech 又有文章指出薑黃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膝關節腫痛發炎」有顯著療效;2013年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有文章指出薑黃對「燙傷疼痛以及傷口癒合」有幫助;2007年 Phytotherapy Research 就有文章指出薑黃對「糖尿病導致的神經性疼痛」有幫助,2014年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也有類似的文章發表。 

除了這些研究顯示薑黃之效用,由於有足夠證據顯示薑黃對於部分癌症有幫助,也是薑黃研究的一個熱點,國內知名的腎臟科江守山醫師也提出薑黃(素)的作用概括為:天然抗炎劑、保護腎臟、調節三高。

總而言之,薑黃對於人體保健的有效性、多元性是有一定依據的,而一般來說因為薑黃的價格並不高,廠商造假的誘因並不大,有興趣的民眾應能以合理價格在市面買到相關產品,至於部分產品強調的減肥、排宿便甚至是解酒等效果,個人倒是不認為有足夠的資訊支持,若大家購買、服用相關產品覺得有達到這些廠商宣稱的療效,可能要思考其中到底是否含有薑黃以外成份?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