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新知 (1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貧血潛在原因多!可能暗藏癌症訊息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科醫師林明恩表示,很多人得知自己有貧血之後,常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不是不當一回事,就是自己買一些「補血」的食物,或是健康食品來吃。事實上,這樣是不安全的作法。

雖然多數的貧血成因是因為身體缺乏造血所需的營養、生理期,或是基因遺傳等因素造成,但少數人的貧血卻可能潛藏著極大的危機。

英國研究:貧血者罹患腸癌風險高2倍

林明恩醫師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在1999年的研究顯示,約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在診斷時有貧血的現象;2005年英國亦有報告指出,貧血的人患有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到3倍,尤其當血色素小於10g/dl(每公合10公克)時更明顯。

除此之外,其他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例如胃癌、食道癌,以及血液腫瘤,像是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癌等,也都可能在疾病被診斷出來前,就出現貧血的症狀。

因貧血而發現罹癌的個案,在臨床上屢見不鮮。最近就有1名長期貧血的40多歲民眾,因開始感到頭暈、容易疲勞、食慾下降到醫院複檢,結果發現已是胃癌末期合併肝臟轉移。

別把血檢報告丟一邊!正面看待救健康

醫師提醒,民眾千萬別忽視貧血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抽血檢查後若被告知貧血,不要只是把檢驗報告丟在一邊,還是要就醫,認真地追蹤檢查,有時候可以及時挽救寶貴的性命!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誰都不能否認,曲線結實、身形挺拔的人,看起來就是比肌肉鬆垮、小腹便便,姿勢不良的人更年輕。

但對許多人來說,年紀愈長,愈難逃身材走樣的魔咒。因基礎代謝率下降,體脂肪容易囤積,肌肉機能也因老化而衰退,尤其維持姿勢的重要肌肉,如大腿前方、臀部、頸部、下背部,這些肌肉一旦萎縮、變弱,便會漸漸出現老年人的體型:駝背、大腿變細、膝蓋突出但腹部周圍突出。

要阻止體型變化的下降螺旋,肌肉鍛鍊不可或缺。特別是聯繫脊椎和大腿的深層肌肉「腰大肌」,能夠將脊椎及骨盆維持在正確位置,讓腹部、腰部、臀部肌肉正常運作,「就像一件肌肉矯正衣,」東京大學身體運動科學研究室教授石井直方形容,大腰肌衰弱的話,將導致腰部和脊椎負擔增加,骨盆歪斜、內臟下垂,影響健康。

而鍛鍊腰大肌不只有助身體線條美觀。日本筑波大學讓銀髮養生村的老人,從事以腰大肌體操為主的肌肉訓練課程,兩週兩次、一次1小時,持續3個月,結果發現,老人家的腰大肌面積比參加之前多4倍,體力年齡從平均69.9降低到63.3歲,足足年輕了6歲之多,其中一位77歲的受試者,體力年齡甚至恢復到46歲的水準。

此外,腰大肌不像表層肌肉,需要激烈運動才能鍛鍊,即使維持長時間的正確姿勢,也有助強化腰大肌。

石井直方建議:

■站姿: 腳併攏,肩膀放鬆,下巴收起,伸展背肌、腹部用力,挺胸。頭、肩膀、腳跟、臀部貼緊牆面約1分鐘,腹式呼吸。

■坐姿: 深坐在椅子上,背肌伸直,讓骨盆立起來。

■步行: 走路時,由大腿根部邁出步伐,感覺骨盆前後移動。

無需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只要持之以恆做下去,不論幾歲,都能重新強化腰大肌,讓你擺脫衰老體態,神采奕奕。

測試你的體力年齡

1.在椅子前站好,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兩手交叉於胸前。

2.往下蹲,碰到椅子後馬上站直,重複10次。

3.花費時間對照年齡,如果秒數少於「普通」,代表你的體力比實際年輕。

undefined

*實際年齡20~29歲

優:少於7秒;普通:8~9秒;劣:10秒以上。

*實際年齡30~39歲

優:少於7秒;普通:8~9秒;劣:10秒以上。

*實際年齡40~49歲

優:少於7秒;普通:8~10秒;劣:11秒以上。 

*實際年齡50~59歲

優:少於7秒;普:通8~12秒;劣:13秒以上。

*實際年齡60~69歲

優:少於8秒;普通:9~16秒;劣:17秒以上。

*實際年齡70歲以上

優:少於10秒;普通:11~20秒;劣:21秒以上。

腰大肌體操

不需要複雜的器械,只要利用自己的體重,便能達到鍛鍊肌肉的目的。以下動作10次為1回,一天可以做1~3回,一週5天。如果無法做完所有動作,也可以選擇其中2、3種交替做。持之以恆,約3個月便會有效果。

大腿上舉 

1.左手放在椅背上,右手插腰,兩腳併攏站好,背挺直。

2.右腳垂直向上抬起,大腿和地面呈平行,停留2秒後放下。再換左腳抬起。

3.左右腳各做10次。

undefined

慢蹲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手往前伸直放在椅背上。

2.好像要坐在椅子上一樣,慢慢往下蹲,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再慢慢回復站姿。

3.反覆10次。注意蹲下時,腰不能拱起來。

undefined

向後抬腿

1.雙腳微開站好,背挺直,手扶椅背上。

2.右腳往後上抬,直到臀部肌肉收緊,放下。注意上半身不能前傾。重複10次後,換邊。

undefined

膝蓋彎曲伸展

1. 坐穩在椅子上,雙手抓住椅子邊緣,保持上半身挺直。

2. 右腳抬起向前伸直,注意上半身不能傾斜。維持兩秒後放下。兩邊各做10次。

undefined

背肌運動

1. 臉朝下趴在床上或墊子上,雙手向前伸直,雙腳打開。

2. 左手右腳同時向上抬起,直到臀部肌肉收緊,放下。換右手左腳。共做20次。

undefined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旅居國外的張先生,是國際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他有三十多年偏頭痛的舊疾,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頻繁地發作,困擾不已。

他說:「頭痛常常在很累或壓力大時發作,都只痛一邊,大部份的時候只要睡個好覺就會緩解很多。美國的醫師曾經開了偏頭痛的特效藥給我,療效卻不顯著,很奇怪,我不會畏光,也不曾嘔吐,但有時候會胸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吞一顆加強性的阿斯匹靈!」

聽他的症狀,似乎不像是典型的偏頭痛。仔細檢查他身體的狀況,發現他從後頸部到後腦勺的部位肌肉明顯的緊繃,而且在「風池」穴附近有明顯的壓痛,我請張先生去照個X光,看見他的頸椎排列已經明顯變形,而且還有骨刺生成。

張先生接受了幾週的物理治療,再加上積極的運動復健之後,不但肌肉緊繃的狀況明顯改善,偏頭痛的宿疾也半年多沒有再發作了。原來,他得的不是偏頭痛,而是臨床上更常見的 「頸因性頭痛」 。

頸因性頭痛就是頸椎問題所導致的頭痛,它可能導因於頸部肌肉緊繃、頸椎退化、頸椎關節錯位,或枕骨神經受壓迫。最近幾年來,有愈來愈多的醫學研究顯示,頭痛與頸椎疾病的關係密切,在治療頭痛時必須同時並進。

根據國際頭痛醫學會的定義,頸因性頭痛的特徵如下:

1‧疼痛通常源自於頸部,會痛至單側額部或顳部。

2‧常常是中~重度的疼痛,不會抽痛,持續的時間及病程不一定。

3‧在頸部運動或是維持特定姿勢會引發頭痛,疼痛程度每次都差不多。

4‧按壓時會引發疼痛,而且同側的肩頸部或手也會隱隱作痛,但是其疼痛的感覺不是像神經根壓迫所引起的疼痛。

5‧對止痛藥反應的效果有限。

6‧以中年女性居多,常有頸部外傷的過去病史。

7‧有時會伴隨輕~中等程度的噁心、怕光、怕吵、頭暈、同側視力模糊或眼窩腫脹,甚至吞嚥困難。

8‧近年來研究指出,鼻部症狀(流鼻水和鼻塞)也是可能的症狀之一。

姿勢不良是主因

根據國外的統計,頸因性頭痛的患者約佔總人口的0.4~2.5%。但以在疼痛門診的患者中,可能高達五分之一的疼痛與頸因性頭痛有關,平均好發年齡約為40歲,女性約為男性的4倍,對日常生活、工作效率、生活品質影響甚劇!

造成頸因性頭痛的首要原因,來自長期的「姿勢不良」 ,尤其是頭頸部過度前傾或是低頭的姿勢,會讓頸椎的排列變得很僵直,頸椎一旦失去原有的倒C字型排列,兩旁的肌肉會因為過度出力而疲勞緊繃。長久下來,會加速頸椎的退化與骨刺增生,還會導致頸因性頭痛的反覆發作。

第二個導致頸因性頭痛的原因可能是「舊傷未癒」 ,也就是之前頸椎傷害所導致的後遺症。舉凡車禍、運動傷害、不當推拿、跌倒……,如果在當時沒能完全治癒,都可能成為日後頸因性頭痛的潛在禍因。

第三個原因則是「頸椎退化」 ,也就是骨刺、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管狹窄症等退化性疾病。

嚴格來說,上述的兩個原因也都會導致頸椎退化,如果加上過勞、缺乏運動、長期失眠、或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頸椎提早退化。

頸因性頭痛的治療方式,主要在於頸椎排列的矯正、還有肌肉筋膜的舒緩。物理治療可以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除了一般常見的熱敷、電療、超音波以外,頸椎的牽引(也就是俗稱的「拉脖子」)也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整個療程常常需要三個月以上,患者務必要撥出時間,有耐心的接受完整治療。此外,針對頸椎部位的筋膜放鬆術與關節鬆動術的治療效果極佳,但由於頸椎是非常脆弱的身體構造,務必讓有經驗的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執行為當。 

「按摩」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從後腦勺沿著後頸部慢慢往下按(按壓部位大概在頸椎中線兩側兩公分的位置),把緊繃的肌肉慢慢按鬆,並且可容許一點點的疼痛。每天自己按壓2~3次,每次只要5分鐘,將可有效預防頸因性頭痛。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從鹽所吃進的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能幫助體液平衡的調節、神經傳導、及肌肉收縮與放鬆。一天500毫克(約1/5茶匙的鹽)就足夠了。

但台灣人普遍吃了太多鈉。很多研究提醒,吃太鹹,不只造成高血壓、中風,還會影響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更且高血壓的婦女8年後出現腦部損傷(失智)的機率較高。

還有一項最切身的問題, 「鹽」也會使腰圍增加,因為通常高鹽食品也是高熱量食品。

有鑑於此,美國最近修正了新的飲食指南,特別點名要減鹽,尤其是51歲以上、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病史,最好能將一天攝鈉量降至1500毫克,約2/3茶匙的鹽而已。

如果你不是這個族群,一天攝鈉量也不應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一茶匙的鹽。

 但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吃進4580毫克,超過規定量的1.9倍,女性也超過1.5倍,約3568毫克。

吃太鹹,損傷兒童智力

最要注意的是兒童吃進的鈉。台灣目前仍沒有針對兒童做出規範,不過國健局曾統計,台灣國小學童平均一天竟能吃掉4000毫克以上的鈉,相當於超過10克的鹽。

歐美普遍以每日5克鹽為標準,澳洲甚至規定4~8歲兒童不能超過3.5克的鹽,英國則是要到11歲以上才能吃到6克。因此,台灣學童攝鹽量可說是將近上限的2倍,相當驚人。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鈉攝取過量會妨礙對鋅的吸收,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還容易使抵抗力變差。最擔心的是會造成骨鈣流失,影響骨骼發育,「這是因為我們腎臟代謝鈉的時候,也會連帶損失體內的鈣」。

那麼,少放點鹽巴就夠了嗎?根據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國人食物中最常見的鹽類來源,其實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依序是湯、油鹽拌主食和加工食品。「一天只要少吃400毫克的鈉,例如不喝湯,對健康就能有很重大的改善,」台大醫院營養部陳珮蓉組長苦口婆心。

還有哪些食物隱藏了高鈉?

白吐司
白吐司吃起來似乎沒有味道,但光兩片半也有超過600毫克的鈉含量。早餐如果兩片吐司塗花生醬,要不超量都難。「麵包的奶油愈多,鹽分愈高,」陳珮蓉解釋。因此像便利商店的巧克力麵包、波羅麵包、奶酥麵包等,也都有約200~240毫克的鈉含量。
▼解決方法:
如果想吃麵包,許惠玉建議不妨選雜糧類的麵包,雖然鈉含量高,但鉀含量也不低,又有纖維、植化素等優質營養素,相較之下是比較好的選擇。

低鈉鹽
低鈉鹽是以鉀取代鈉,但即便如此,5克重(約半湯匙)的低鈉鹽仍含有高達917毫克的鈉,不可不小心。

▼解決方法:
營養師提醒,不管什麼鹽,還是少用為妙,降低用量是首要原則。

可以使用白醋、果醋或檸檬、番茄等天然的酸味,或人參、當歸、枸杞等中藥材來取代鹽;也可運用香菜、海帶、香草等味道強烈的食材,帶出食物的原味。或是改變烹調方式,多利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來保持食物的天然鮮味,以減少鹽、味精的用量。

麥片
早餐穀類脆片多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健康早餐選擇。董氏基金會抽查早餐榖片14個品項,就有一半達到英國高鹽標準(每100克食品含500毫克以上),有些廠牌竟高達1030毫克。

▼解決方法:
買麥片時看一下標示,有些廠牌含鈉量較低,差距達10倍以上。

檸檬夾心餅乾
別以為不鹹的食物,鈉含量就比較低。像檸檬夾心餅乾這類甜的點心,竟也名列高鈉零嘴行列,因為製作過程中加入添加物,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鈉。巧克力夾心餅乾,也有500多毫克。
▼解決方法:
陳珮蓉建議,水果、煮玉米或優格是比較健康的零嘴選擇,葡萄乾或蔓越莓乾也可以考慮。

零卡果凍
許多標榜低熱量的零嘴如果凍、蒟蒻乾,一看標示,竟含有約2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
特殊訴求或許吸引人,但還是要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例如標示低鹽堅果、低鹽高纖餅乾,還是需先看清楚再決定。

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也很危險。從含鈉量來看,它與番茄汁差不多,都屬於高鈉飲料。以1罐600毫升容量來說,喝1瓶運動飲料就可能攝取了25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
陳珮蓉提醒,許多人以為運動完後就得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事實上是不必要的。有研究指出,運動所多排出的鈉量,正常飲食已經足夠,除非大量長時間運動與出汗的運動員才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蔬果汁
有些蔬果汁為了增加風味,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喝完1瓶,可能就攝取了16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
其實水就是最好的飲料。更且,食用過多的鈉時,也應多喝水幫助排出體外。不然就是選擇有標示低鈉的飲品。

關東煮湯汁
半碗300克的關東煮湯汁,有可能就含高達615毫克的鈉。但事實上,自家熬的湯,鈉含量也不少。根據陳珮蓉的觀察,以國人用鹽習慣,一般家裡煮的湯品大概也會用去1克的鹽,約4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
儘量使用新鮮食材自己熬湯,比較能掌控用鹽量,並使用食材的原味如牛蒡、柴魚、大蒜、番茄等提鮮。
或是你可以學學國宴名廚阿基師的小撇步。準備一個有刻度的小容器,將6克的鹽倒入,加五倍的水溶解,烹調時,一整天最多只能用完這些鹽水調味,總量管制鹽的攝取。
對於外食族,陳珮蓉呼籲,能不喝湯就儘量不要喝,尤其是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火鍋湯底可用白開水取代。

主食拌醬
沙茶醬、肉燥、蘑菇醬等調味料,雖然一湯匙鈉含量不會超過100毫克,但許惠玉提醒,如果是用來拌主食,例如義大利麵、炒飯、焗麵等,通常會加好幾匙,很容易就吃進過多的鈉。
▼解決方法:
外食族吃飯前可先撥去多餘的醬汁,或是主動要求店家,像是燙青菜時少放肉燥、醬油膏。
最好少吃油鹽拌主食,以免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涼麵
涼麵看似清淡,一盒的鈉含量也高達1200~1265毫克。
根據衛生署調查,市面上不少涼麵所用的油麵,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Q度,小蘇打就含很多鈉,加上麻醬本身鈉含量也很高,導致每吃一碗涼麵的鈉含量就跟一碗泡麵差不多,相當1天鈉攝取量標準2400毫克的一半。吃碗涼麵就吃掉一天鈉量的半數,實在很超過。
▼解決方法:
專家建議,碰到油麵、麵線等,可以加長水煮時間,讓鈉溶出。麻醬則要減量只用一半。

鹽的代換方程式∣1茶匙食鹽=6克食鹽(2400毫克鈉)=2.4湯匙醬油=6茶匙味精=6茶匙烏醋=15茶匙番茄醬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吃貨女孩們應該都跟妞編輯一樣有個困擾,那就是無時無刻,不管你人在哪,都很容易感到嘴饞。不論是早上趕車的途中,或是吃完正餐想吃甜食的時候,甚至是追劇、滑臉書、看電視等等各種moment。尤其是睡前真的很容易想吃東西!這時候只要看見萬惡的宵夜文,立馬把理智拋到九霄雲外,往巷口的鹽酥雞攤狂奔而去~但你知道,其實有些食物在睡前吃可以幫助你變瘦嗎?日本網站Curet列出了5種睡前吃會變瘦的食物,吃貨女孩們!快抄筆記吧!

undefined

優格

我們的腸道會在夜晚的時候活躍運作。而優格有調節腸道的功能,因此在睡前吃,可以促進蠕動,進而幫助排便。隔天起床上廁所將身體裡的廢物清光光,人自然就輕盈啦~如果平時有排便困擾的女孩,你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或是在排便前,輕輕按摩肚子,先順時針按幾圈,再換逆時針,肚肚就有感覺囉。

undefined

香蕉

香蕉的益處多多,除了是減肥聖品之外,還可以抗憂鬱、助眠。而香蕉本身也有豐富的纖維,跟優格一樣可以幫助你排便,還可以排除水腫。但是香蕉本身熱量偏高,如果你的晚餐吃得很豐盛,那還是不要吃香蕉為妙。

undefined

蜂蜜

蜂蜜中的胺基酸能促進身體代謝,而蜂蜜本身熱量不高又好吃,睡前用溫水(或熱水)泡蜂蜜來喝,還可以幫助排便呢。

undefined

堅果

「堅果」號稱是減肥人在吃的零食,為什麼呢?因為堅果本身營養非常豐富,還能降低你的食慾,只要嘴饞時吃一點點堅果,能讓你不會想肆意大吃。不過現在市面上許多堅果會加入調味料,盡量選擇無調味的堅果,避免吃進更多不必要的熱量喔。

undefined

納豆

想減肥的日本女孩都會在睡前吃納豆,因為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幫你清理血管,讓你血管不堵塞,避免三高症狀。而吃下納豆後的8小時更能使血液更流暢。

上述這些食物是不是美味又可口呢?不過妞編輯要提醒你,最好不要一吃完就躺下去睡覺喔,最好在40分鐘或1個小時後再睡,不然會胃下垂喔。

 

本文摘自:YAHOO奇摩新聞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案例故事

老張今年已經快要八十歲了,但他最大的驕傲,就是身體靈活、腳骨依然勇健,接連做幾個伸展彎曲膝蓋的動作都難不了他。而他也總是毫不保留的向別人透露他的保健飲食法,就是每天早上喝一杯即時麥片當作早餐,不僅整個人每天都精神奕奕,原本肉肉的他似乎也瘦了一些。

聽到老張這麼說,住在同一社區的老陳也準備躍躍欲試,這時他卻看到新聞報導指出,燕麥跟牛奶一起食用,居然會阻礙鈣質的吸收效果!明明看老張天天早起運動,好吃好睡,健康的很,難道新聞報導是錯誤的嗎?

◎專家怎麼說

長期固定吃燕麥加牛奶,有礙鈣質吸收

大家使用燕麥用水沖泡後會有稠稠的感覺,因為其中含有β–葡聚醣的成分,在美國被宣稱是可以針對血糖、血壓、血脂較高的人當成健康食品來食用。但燕麥是屬於高磷的食物,牛奶則屬於高鈣的食物,當兩者一起食用,高磷的成分會影響到鈣的吸收,但是影響程度有限,若是長期固定飲用,同時平日飲食中沒有攝取到足夠的鈣質,的確有阻礙鈣質吸收的風險。

想要完整吸收燕麥營養的朋友,建議可能要從每天飲食中的做法稍加變化,例如一、二天是燕麥跟牛奶,第三天改搭豆漿,再來可以煮粥之類,只要不要長期固定飲用,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譚敦慈資深護理師:燕麥含有磷,腎臟末期或洗腎病人不建議食用

大家要有一個概念,就是在飲食生活中,絕對沒有單一的食物可以帶來健康。特別是台灣人常有一種習慣,就是可能有一個東西被推薦說很好,就會一窩蜂的搶購跟效法,這樣是不好的,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原則。

以燕麥來說,我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加入豆漿來食用,因為這樣搭配不僅可以完整吸收蛋白質,又有高纖維;但是要提醒大家,當飲食中補充許多水溶性纖維時,要多補充水分,對於排便才有助益。所謂足夠的水分,是指一天至少六次的排尿,這樣才叫做足夠的水分。另外,高纖維食品也會影響一些礦物質的吸收,尤其是鐵、鋅、鈣成分,尤其是燕麥中含有磷的成分,所以腎臟末期或洗腎的病人,也比較不建議食用。

◎討論延伸

市售燕麥產品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市售燕麥產品包含「真的燕麥」跟「加工產品」,種類非常多,基本上可以分三大類:

●生燕麥粒(原形):

將燕麥如稻米一樣採回來,去掉最外的外殼留下來的可食用部分。

一般歐洲的家庭內都擁有一種輾碎機,要食用燕麥之前,就直接將生燕麥放進去直接壓片,這樣所食用的燕麥才是最香最新鮮,但缺點是較為費工;或是將生麥片在水中浸泡兩個鐘頭以上,就可以跟白米飯一起煮。這類生麥片一定要煮過才可食用。

undefined

●燕麥片:

燕麥片又分三大類──即時麥片、加工麥片、另外一種是給小朋友吃的(類似穀片)。現在坊間買到的幾乎都叫即時麥片,這種產品在製成時已經熟成過,所以可以直接泡水或牛奶就可食用。基本上燕麥片跟燕麥粒的營養成分不會差太多,因為它沒有精緻加工,但若是有經過加工過的穀片,像是給小朋友吃的穀片,它可能有油炸過,有些還會搭配許多糖漿,在購買前可以先看一下此類產品的熱量表,基本上都會比一般燕麥片或燕麥粒高很多。

●粉狀沖泡式飲品:

類似三合一沖泡式飲品,加水即可食。但專家最不推薦的就是這種三合一粉狀的,雖然很方便,但是因為燕麥都已經被磨成粉,又添加糊精、玉米澱粉等精製澱粉及香料,一包沖泡包中約有兩顆方糖(一日建議量為5顆),這種GI值會比較高,確實可能會影響到餐後血糖值的穩定度,也比較容易使人發胖。

如果因為時間太忙碌,建議飲用三合一粉狀燕麥時,可以加入一些新鮮的水果去補強,讓它變得更營養些,同時平衡甜度。

undefined

以減重的角度來說,最不容易發胖的當然是食用燕麥粒。成年人吃燕麥飯時,因為口感比較Q,咀嚼次數增加,雖然熱量以100公克來計算會比飯高,但實際上是吃不多的。不過這比較適合腸胃都沒有問題的人。

如果你是腸胃敏感、有腸躁症,老人家還有二至三歲以下的小朋友等腸胃系統不佳者最好少吃,以即食燕麥片煮粥食用較好。

可以吃燕麥來減肥嗎?

有些營養師的確會使用燕麥在想要減肥的人身上。將燕麥運用在減重的角色是取代主食,例如一天當中選擇一餐以燕麥作為主食。由於燕麥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泡水後會膨脹,通常半碗乾燕麥(約6湯匙平匙)沖泡出來的量會變成一碗,既可提升飽足感,又相當於只有半碗飯的熱量。可是若只把燕麥當點心,三餐還是正常飲食,這樣反而會增加澱粉量的攝取,吃多一樣會有肥胖的問題。

燕麥該如何挑選?

挑燕麥就像挑米一樣,有一等、二等、三等的分別,重點在於燕麥的完整性及光澤很重要,另外不可以有霉味,如果是新鮮的燕麥,聞起來有一種淡淡的香氣,當放置時間一長,就會漸漸產生霉味而且會發黑,甚至有的會有蛀蟲洞,這一類就比較次等。一般三合一沖泡飲品,比較擔心的是怕廠商用這種淘汰的次等品製成,所以盡量不要食用。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明明知道早睡早起才有好精神和足夠的免疫力,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飲食均衡對體內環保很重要等等,這些「健康法則」從小聽到大,卻還是沒辦法每一樣都達到。

那不如來看看這個一分鐘短片吧。

不運動的代價

針對美國肥胖青少年做的壽命研究,發現因肥胖引發的慢性疾病,使他們的壽命比父輩縮短5年,越來越多專家主張,應該把不運動跟抽煙一樣,視為健康殺手。所有慢性疾病像心血管疾症、糖尿病、肥胖症都是以不運動的人為目標,而這些慢性疾病已經成為現代人早死的主要原因。不運動已經導致全球大部分國家必須承坦昂貴公共醫療費用。

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T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用分割畫面提醒我們,如果所謂的「未來願景」只包含到十年後的生活,而忽略人生的最後十年,那麼我們坐的將會是輪椅而不是單車、住的將會是冰冷冷的病房而不是家裡、從事的休閒活動將會是按三餐吃藥而不是悠哉散步去。

每週5天運動30分鐘

全球估計有三分之一成年人沒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動量:每週5天做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訓練。隨著科學進步,更多研究證實運動的各種好處,不只可以預防疾病,也是治療疾病的處方。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當小便疼痛,好像是泌尿道感染時,你會怎麼做?不少人會開始猛喝蔓越莓汁。不過,日前有研究指出雖然蔓越莓中所含有成分確實能減緩泌尿道感染,但飲用蔓越莓汁是沒有效益的。Timothy Boone博士提醒,泌尿道感染和膀胱過動症可能會出現類似症狀,若身體不適,還是應該盡早就醫,以防止泌尿道感染發展成腎臟感染。

美國每年有300萬人泌尿道感染

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300萬人發生泌尿道感染,其中絕大部分是女性。由於泌尿道感染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大多數人都是自我診斷發現遭受感染,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飲用蔓越莓汁,而非求助醫生。

服用蔓越莓產品 感染風險下降

德州A&M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院的副院長Timothy Boone博士和同事想知道蔓越莓對泌尿道感染者是否真有幫助。研究團隊找來160位年齡23~88歲且於2011~2013年間接受選擇性婦科手術的患者。通常有10~64%接受此手術的婦女會隨著導尿管的移除而發生泌尿道感染。研究人員在手術後給予其中一半的患者每日服用兩次蔓越莓產品;給予另一半的受試者服用安慰劑。結果發現,服用蔓越莓產品的組別其泌尿道感染風險下降了50%,僅有19%患者發展出泌尿道感染;安慰劑組中則有38%的患者出現感染。

蔓越莓果汁的活性成分早就消失

研究人員說明,要感染泌尿道,細菌必須侵入膀胱。而蔓越莓富含的A型原花青素有能力干擾細菌附著於膀胱壁,減少感染發生的可能性。但是,Timothy Boone博士指出,要達到具預防感染效果所需要的蔓越莓非常大量。特別是在商店常看到的濃縮還原汁,僅可以提供充足水分,可能幫助身體更有效的將細菌沖掉,但蔓越莓中的活性成分早就在到達膀胱之前就已消失了。

 

本文節錄自:YAHOO奇摩新聞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春天後母面,氣候忽冷忽熱,不小心感染易咳嗽的感冒,搭乘公車、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總能聽見四周傳來陣陣咳嗽聲。這時,不妨為自己和家人調製一杯好喝又健康的新鮮鳳梨汁,既能補充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鳳梨酵素還具有預防傳染病、殺菌的作用,還可止咳消炎,加速咳嗽和感冒痊癒!

鳳梨酵素可祛痰潤喉 消菌抗發炎

自古以來就有著吃鳳梨止咳的民俗療法,而如今有許多研究證實,鳳梨不僅是富含維生素,還有抗菌與消炎的酵素,治療感冒與咳嗽的效果比藥還要更快五倍。

吃鳳梨時會感覺到舌頭刺刺的,這是因為鳳梨酵素的緣故。鳳梨酵素一般廣為人知的用法是軟化肉質,讓食物更加美味,其實鳳梨酵素可除去附著在喉嚨上的病毒,並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

鳳梨中的酵素鳳梨蛋白酶可幫助祛痰、潤喉,並有緩和發炎和殺菌的效果,鳳梨蛋白酶能預防傳染病、消滅細菌,還對關節炎有治療效果,作為天然的抗發炎劑,是有在販售的藥品,德國會用來處來手術和受傷造成的發炎、靜脈腫脹。

鳳梨汁富含維生素C、各種礦物質有助提升免疫力

印度的阿育吠陀專家曾進行了鳳梨的實驗,將鹽、胡椒與蜂蜜和鳳梨汁混合,與店裡販售的咳嗽糖漿做比較,治療因結核病而咳嗽的患者。結果特製的鳳梨汁比市售藥更具有止咳消炎的效果,還可去除肺中的黏液。

日本健康專欄作家森田萌表示,1杯鳳梨汁(100ml)就含有一天維生素C必須攝取量的一半,維生素C可促使體內酵素活性化,提高新陳代謝,提升免疫力。鳳梨中不僅有維生素C和酵素,還有鎂、錳與鉀等各種豐富礦物質,能夠補充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由於鳳梨汁的止咳作用來自於鳳梨酵素,只要加熱到60度C以上,酵素就會失去作用。不只不能將鳳梨汁加熱飲用,最好盡量使用新鮮的鳳梨調製。鳳梨罐頭都有經過加熱處理,使用鳳梨罐頭做成的果汁是沒效果的。

《特調鳳梨汁做法》

鳳梨汁 100ML

新鮮現榨檸檬汁 20ML

薑粉或生薑片 1小匙

蜂蜜 1大匙

鹽 少許

辣椒粉 1匙

將所有材料充分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本文摘自:YAHOO奇摩新聞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再怎麼努力鍛練腹肌,腰間還是呈現一直線就像長方形一樣……。再怎麼努力仍無法像泳裝模特兒般擁有自然腰身的人,說不定是有什麼其他的理由。

為了擁有充滿女人味的「腰身」,接下來探討的是為什麼沒有練出好腰身的原因!

1.只鍛練腹肌

腹肌的確有緊實腹部肌肉的效果。但是,想要擁有腰身,最重要的不是腹部正面的肌肉,而是肋骨下方至腰側的「腹斜肌」。沒有腰身的原因可能就在於沒有鍛鍊最重要的腹斜肌上。

鍛鍊腹斜肌就可以減少肋骨周圍的脂肪,讓腰間隱約可以看見肋骨的形狀。這麼一來,即使腰圍尺寸沒有什麼變化,仍可以看得出腰身。

腹斜肌的鍛鍊方法,仰躺後雙腳抬起伸直與地板垂直,然後向左右緩緩翻身。這麼一來,不僅是腹肌,還可以感受到腰間的肌肉受到刺激。

2.骨盆歪斜

骨盆是人體骨骼的基礎。若是骨盆歪斜,就容易造成脂肪囤積,影響肌肉的均衡生長。沒有腰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骨盆歪斜的關係。

將雙腳伸直坐在地板上,若是雙腳腳板呈現V字形的話,就表示沒有骨盆歪斜。但是,若未呈現V字形,向左或向右大大地傾斜,就有可能是骨盆歪斜。

3.女性荷爾蒙不足

能擁有女性化的體態就是因為女性荷爾蒙的作用。腰身是僅屬於女性的特徵。沒有腰身的人,說不定是因為女性荷爾蒙不足的關係。

但是,女性荷爾蒙在20~30多歲時到達顛峰後,分泌量會逐漸減少。壓力或是持續地睡眠不足,就有可能加速減少的速度。

調整身體,可以積極攝取與女性荷爾蒙有相同作用的豆漿及納豆等等。

美麗的腰身,即使同樣身為女性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快點讓不知不覺就失去曲線的腰身恢復,讓穿上今年流行的高腰裙時不用擔心腰線看不到!

 

本文摘自:良醫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睡眠不足來盤番茄炒蛋;開會頭腦昏沉,吃幾片蘋果提神醒腦…五顏六色的植物,比提神飲料更能為你充電打氣。

電鍋噗滋噗滋冒出蒸氣,躺在碗裡的紅、綠、黃、白、黑豆已經快要熟透,竄出濃厚豆香味,這碗充滿色彩及能量的雜豆湯,中醫師楊素卿每週要吃上兩、三次。

已屆耳順之年的立生中醫診所院長陳旺全,二十多年來維持75公斤的標準體重,皮膚無斑且光滑,好到令女生忌妒,他用水果順勢養生:因應當時身體狀況選吃水果,比如應酬吃太多肚子脹,就把新鮮楊桃切片吃;睡不好、嘴破疲累,就吃點番茄炒蛋恢復體力。

沒有烏嘛嘛的養生藥膳,鑽研食療十多年的兩位中醫師陳旺全和楊素卿的餐桌上色彩豐富,他們不為人知的「隱藏版」養生食療是:五彩繽紛的植物食材。中醫認為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顏色相關,均衡攝取綠、紅、黃、白、黑五色食物可調理補益不同的臟腑器官。

主持廣播節目宣導食療養生十多年,擁有不少聽友粉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茹素多年,在外吃飯她會把餐盤當調色盤,刻意挑選豐富配色,「一定要有五種以上顏色,」譬如白色米飯會搭配綠色青菜、炒黑木耳、紅蘿蔔絲及玉米,單看配色就令人食指大動。

五色豆顧五臟

吃素的她常常自備五色雜豆湯(綠豆、紅豆、黃豆、白扁豆、黑豆),兼顧五臟養分,且能補充吃素較缺乏的優質蛋白質。

其實民間就有種說法:「每天吃豆三錢,何須服藥連年。」楊素卿指出,多吃豆類可以預防疾病,而且搭配五穀類一起吃對身體更好。

●紅豆:有利尿作用,並含膳食纖維,可通便、潤腸、降血壓。

●綠豆:清熱解毒去火、降膽固醇。

●黃豆:富含皂苷可促進消化、健脾胃,長期吃可延緩衰老。

●白扁豆:有多種球蛋白,可提高免疫力,預防呼吸道疾病。(註:亦可改用鷹嘴豆,又名雪蓮子、埃及豆,超市及雜糧店均有售)

 ●黑豆:含異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劑,促進腎臟排出毒素,安神明目。

雜豆湯做法:

把五種顏色的豆子,等比例抓一些到碗裡,先泡水半天後再按照個人喜好,煮成湯(用兩碗水去燉)或水和豆類等比例煮成飯、粥皆可。

中國宋朝時期很流行將豆類煮成豆粥,愛國詩人陸遊高齡85歲仍耳聰目明、上山砍柴,平常除了多吃青菜,最愛食豆粥,「粥罷重投枕,燈殘起讀書」,晨起吃完粥後回房間補眠,醒來再閱讀書籍,飲食、生活簡單,閒適曠達,是長壽祕訣。

日本人把這類豆粥稱為「禪粥」,認為它有洗滌淨化身心效果。

黑食物,我的青春祕方

跟孩子打成一片、充滿童心的高雄聖功醫院中醫部主任郭哲彰,除了教養小孩有一套外,他每天早上搭配早餐飲用「扶桑丸」,保持充沛活力。

扶桑丸是古人用來烏髮明目的方子。做法是:用黑芝麻粉、桑葉粉(科學中藥粉)各兩平匙,加點蜂蜜調味、用溫水拌勻即可飲用。

黑芝麻性溫、桑葉性涼,一起服用正好平衡,不會太熱或太寒,而且黑芝麻還可以補鈣,桑葉有降血糖、膽固醇、保肝功用,是可讓白髮變黑髮的逆齡保養飲品。

五顏六色水果,順勢保養

水果五顏六色的營養成分,更是身體最好的保養品。陳旺全每天早餐除了五穀雜糧當主食外,必定有一杯250cc的新鮮果汁,「早上喝比較好,」他曾嘗試晚上吃水果、喝果汁,結果肚子脹、頭暈睡不著,建議睡前不要吃水果、不易消化,早上吃消化吸收較好。

陳旺全強調,一定要吃當令水果,因為冰鎮儲存過季,會讓水果營養成分流失、變質。而且一天吃2份新鮮水果就好。「選擇自己需要的,」他舉例說,自己有心臟病家族病史,所以常吃保護心臟的蘋果和香蕉。

碰到以下狀況,可以試試用水果來保護自己:

undefined

 

本文節錄至: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營養師最了解食物營養和健康,他們都不吃的東西,你還會吃嗎?英國營養專家提出7種她根本不碰的食物,包含看似健康的泥狀果汁「思慕奇」(smoothie),還有令人愛不釋手的白巧克力,都在她的地雷名單中!

undefined

1.思慕奇(smoothie)

西方人喜歡將水果打成泥狀,做成類似奶昔的「思慕奇」(smoothie),都是水果看起來很健康!不過,水果的糖分並不低,一杯思慕奇通常又需要好幾顆水果才做得出來,容易在無形中吃進過多的糖分和熱量。

另外,比起吃整顆水果,思慕奇的膳食纖維含量比較低,不但營養變少,飽足感也跟著減少。看似健康的泥狀果汁,恐怕是導致發胖的地雷。

undefined

2.白巧克力

不少研究指出,巧克力的可可成分有益心血管健康。但是,嚴格來說,白巧克力可能不算是巧克力,因為他的可可含量少之又少,熱量往往還更高!巧克力的可可含量高,其中的抗氧化物「類黃酮」才會多;一般來講,含有70%以上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對人體較有好處。

然而,白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cocoa butter),還會添加較多的糖和牛奶,吃起來才特別香濃滑順。因此,白巧克力的脂肪、糖分、熱量恐怕會比其他巧克力還要高。邦德建議,想吃巧克力就要選黑巧克力,而且一次少量攝取,才能吃進健康。

undefined

3.白飯、白麵包

白米、白麵包、麥片包等都是精緻食物,原先的米、麥等穀物都經過加工,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大量流失,而且升糖指數(GI)也較高,飯後血糖容易波動,飽足感也較低。建議改吃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片等,不但營養價值較高,也能攝取到更多纖維而促進腸道健康。另外,血糖穩定對於減重也有幫助。

undefined

4.早餐三明治

三明治有夾蛋就很健康?別忘了還有火腿和培根!這些加工肉品營養不多,而且高鈉、高脂肪,甚至有致癌風險,最好不要常吃。而且,一般三明治都用白吐司製作,膳食纖維含量很低,如果只吃一個火腿蛋三明治當早餐,很容易缺乏纖維。

undefined

5.罐頭湯

一罐現成的湯,倒進鍋子加熱就能喝,好方便!不過,罐頭湯容易含有較高的鹽分和糖分,有些可能還含有防腐劑和人工添加物,一定要睜大雙眼看清楚。攝取過多鹽分,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更容易造成血壓升高。今年新出版的《美國飲食指南》也建議,控制食鹽攝取量,愛護身體健康。

undefined

6.爆米花

你以為爆米花就只是玉米嗎?其實,爆米花原本沒問題,算是低脂肪的點心,但因為很多爆米花都會再添加奶油、糖、鹽等成分,讓他變得不健康。吃爆米花的時候,應選擇天然原味較佳,否則只是吃進更多熱量而已。

undefined

7.氣泡飲料

很多人喝茶、喝咖啡不加糖,或者只喝少糖,卻忘記他們還喝了氣泡飲料,其中的糖分往往高得嚇人!一罐氣泡飲料下肚,很可能就喝了35公克的糖分,你卻覺得很順口,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別忘了果汁(包含現打的新鮮果汁)、思慕奇(smoothie)、運動飲料、提神飲料也容易含有較高的糖分,稍不留意就超標。如果真的想喝有味道的飲料,可以在開水裡加一點檸檬汁、萊姆汁,再加一兩片薄荷葉,也能給你清新暢快的感受!

undefined

本文摘自:YAHOO奇摩新聞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網路和小道消息流傳,從身體一些小症狀可以預知肝是不是有問題,可信嗎?

網路上不斷流傳:「肝臟有問題時,尤其得了肝炎,以下四個現象,不可以有任何一個現象經常性地發作:1.右上腹悶痛。2.右後腰痠痛。3.右肩感覺痠麻痛,甚至造成右手舉不起來。4.小腿晚上睡覺時,容易抽筋。」並且還有許多文字解釋緣由,看來頗具說服力。

這些真是肝炎的徵兆嗎?

專家說,以上全錯!

以下逐一呈現錯誤訊息。

Q1: 肝臟像拳頭一樣,有正面與背面,正面如果硬化腫大,會擠到肋間神經,造成右上腹悶痛,如果在背後,會造成右後腰腰痠背痛?

A1: 錯,位在身體右上腹、橫隔膜下方的肝臟沒有所謂正面或背面,且肝臟沒有神經,即使發炎也不會疼痛,當肝臟感覺疼痛時,通常是很厲害的肝炎或是相當大顆的肝腫瘤。

Q2: 全身的筋都由肝臟主管,晚上血液須進到肝,若肝臟有問題,血液進到肝臟會比較困難,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血液好不容易進入肝臟,出去也相對較困難,全身的筋需要血來滋養,人在睡覺翻身時需要動,動就需要血液,當血液不易從肝臟出來,筋就會僵硬,僵硬過度就會抽筋?

 A2: 所謂「身體的筋」在醫學上是指肌腱,肌腱幾乎沒有血管,也不需血液來滋養,抽筋跟肝臟沒有直接關係。翻來覆去睡不著,可能是失眠的問題,跟肝炎無關。

Q3: 肝臟不好,起床後容易口乾、口苦或口臭,刷牙時牙齦會流血,平常對食物沒興趣,沒吃不會餓,吃一點就有飽足感?

A3: 有口臭大多跟肝臟無關,刷牙時牙齦會流血最常見的是牙周病而不是肝病,除非是肝硬化嚴重造成血小板過低,凝血功能不好,再導致牙齦出血。沒有食慾或吃一點就有飽足感,最常見的是功能性腸胃障礙。

Q4: 肝臟不好的人走個兩步路小腿就會很痠,感覺全身愈來愈疲勞,手腳也愈來愈沒有力,腳經常會扭到,扭到也不易好;不小心割傷時,傷口也不易癒合?

A4: 小腿容易痠,很可能是軟骨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或者是脊椎狹窄或肌肉拉傷,也可能大腿肌肉產生病變。感覺疲勞或沒有力氣,可能與睡眠問題有關。至於容易扭傷,建議找骨科檢查。容易出現傷口不易癒合可能與糖尿病有關。唯有主動篩檢。

想要早期從症狀偵測出肝病,其實先看身體表面演出是很難的。因為肝臟沒有神經,病毒性肝炎通常沒有症狀,少數人會噁心、黃疸、疲倦或食慾不振,也因此,當診斷得到肝炎或肝硬化、肝癌時,病情幾乎已走入中晚期。

「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做肝功能篩檢,」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呼籲。

國內最近剛完成一項大型研究計劃,結合台大醫院、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南成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等七大醫學中心連袂參與,針對全台灣11312名肝癌病人做回溯性病歷研究,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年10月國際醫學期刊《腸胃學與肝臟學雜誌》。

這項台灣首次跨醫學中心合作的肝癌研究計劃結果顯示,近20年來,台灣肝癌病人五年存活率從過去低於10%提高至20%,其中,北部存活率高於中南部,都會區又明顯高於鄉村地區,計劃執行推測,可能與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或民眾認知不足有關,篩檢防治工作出現死角。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上個月去綠島幫居民免費篩檢,結果令人詫異,當地沒有醫師可以做超音波,更遑論有篩檢儀器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表示,台灣部份偏遠地區醫療資源貧乏,以綠島為例,既無醫院也沒診所,絕大多數當地居民從沒做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當防治列車首次前進綠島,從百餘位居民中找到兩例疑似肝癌。

除了醫療資源不足之外,在都會區,卻有另一群人因身體沒症狀,不願做篩檢而成了肝病防治的死角。

繼續分析發現,4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B型肝炎帶原者,一年存活率最差,僅30.3%,遠低於其他年齡(40~43%)。

「這群人是防治的死角,需要加強對他們做教育,」,青壯年男性仗勢身強體壯,總認為疾病離自己很遙遠,平時不接受篩檢,等發現時,期別通常比較高,治療較為困難。門診中,不少年輕男性因為肚子痛才上醫院,一檢查,「腫瘤很多都已長到7、8公分以上了」,呼籲年輕的B肝帶原男性也要定期檢查肝功能,避免悲劇發生。

肝炎病毒就像沉默的殺手,無聲無息潛入體內,靜悄悄彈奏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若要爭取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迄今醫學發展所知的,唯有定期接受肝功能篩檢。

完整的篩檢包括抽血檢驗肝功能、血中甲種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當超音波顯示有腫瘤時,必須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CT)、核磁共振檢查(MRI)或血管攝影。如果是肝癌高危險群,應每3~6個月進行抽血與超音波檢查。

你是不是肝癌高危險群?

如果有下列任何一題答「是」,就是肝癌高危險群,應每3~6個月進行抽血及超音波檢查。

⊙你是不是B型肝炎帶原者?

⊙你是不是C型肝炎感染者?

⊙你患有慢性肝炎嗎?

⊙你是不是有肝硬化病史?

⊙家族中曾有肝癌患者?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春分是一年的第四個節氣(國曆3月21日前後),這一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地球晝夜相等長,度過春分,北半球正式開啟晝長夜短模式。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詞作《踏莎行》起始,描寫寫春分時節的繁花盛開之景致,簡短數語讓人充分領略春分日暖、南燕北返,如此風光甚好。

不過,大部份花卉都在春分時節綻放,繁花爭妍處處,也是花粉熱最嚴重的季節,可能造成呼吸器官與肌膚過敏。

加上此時人體的腺體活躍,血液循環旺盛,是一年之中情緒最易高漲的季節,也要當心如 生理期失調 、 高血壓 的出現。

春分養生重在養肝,需注意疏肝解鬱、解熱制養、消腫止痛的食療。避免辛辣、油炸燒烤等易上火的刺激物,飲食清淡、多吃當令鮮蔬,最能滋補養肝。

4種青蔬調理養生

歷經寒冬,春日別忘了讓新生野蔬挑動你的味蕾,吃春兼養生。

香椿:
香椿可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春日香椿吐芽,香味馨香氣味濃郁,可將嫩葉洗淨切碎入菜,炒蛋或拌豆腐都可吃得滿口馨香。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針對150種蔬菜的抗癌效果發現,香椿抗氧化力高居第一,比地瓜葉高到3~10倍。

春筍:
陽春三月、細雨霏霏,春筍破土而出,色白、質嫩、淡泊清甜,含大量纖維。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歷代常用於食療保健,搭配以春筍燒肉可滋陰益血;芝麻油燜春筍能化痰消食。

菠菜:
春天盛產的菠菜根紅葉綠、嫩極味美,用眼多的上班族該趁機多吃。因為菠菜富含對眼睛有益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吃一碗燙菠菜,就補足一天葉黃素所需。

薺菜:
薺菜是春天的野菜,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與C,鈣、鐵含量也高。《本草綱目》記載薺菜有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之效。中國江南一帶習慣將薺菜與雞蛋、紅棗、生薑一起煮,取「聚財」吉祥意涵。薺菜也適合摻碎肉包餛飩,入口清香、滋味鮮美。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妳還在不斷上網拍搜尋一條能夠讓屁股看起來小一點、側面翹一點的魔法牛仔褲嗎?!

尤其是天氣漸漸溫暖,因為過了個冬而長胖的大屁股,就快要藏不住啦~

先從屁股為何會越來越大的原因開始瞭解吧!

大屁股der三大元兇

undefined

1、長時間久坐

每天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時常一坐就是8個鐘頭,坐久了,屁股當然變得又寬又大啦!

建議每小時就起身走一走,並適時地按壓臀部穴位,促進臀部血液循環。

另外,洗澡時也可以使用蓮蓬頭水柱沖洗臀部刺激穴點,洗完澡再翹臀霜做按摩,臀部才不會擺脫下垂,變得渾圓結實。

undefined

2、習慣性蹺腳

習慣性蹺着腿坐一整天,會阻礙腿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環,導致整個下半身浮腫!

建議每天洗完澡搭配精油按摩緩解下半身浮腫,同時防止脂肪堆積。另外,養成不蹺二郎腿才是根治的好辦法啊~

undefined

3、飲食喜歡重口味

喜歡吃高熱量甜食&油炸物,吃飽後又都習慣坐着沒在運動!慢慢的,臀部及大腿就會開始囤積脂肪。

3另外,有些人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 攝取過多的鹽分也發生腿部浮腫~

建議少吃高熱量、重口味食物外,多做瘦下半身減肥操,才能減去日漸腫大的臀部肥肉。

擺脫大屁股der美臀三招

undefined

延展臀部、後大腿肌肉

類似弓箭步的動作,但將後腿的膝蓋、小腿與腳背貼地,可有效放鬆緊繃的大腿前側與臀部肌肉,做完之後另一邊也重複做一次。

undefined

抬升小腿,使大腿前側被拉伸

與前一步驟動作雷同,用手將小腿往上抬升,儘量接近近屁股位置。使大腿前側的肌肉有被伸展的感覺。左右進行各10秒。

undefined

跪撐舉臂抬腿先用雙膝、雙手撐地,然後慢慢抬起左手和右腿,過程中保持頭部到臀部的軀幹平行於地面,腹部肌肉用力,不要弓身。每10次為一組,每一側身體各做一組。可使臀部肌肉變得緊實!

 

本文摘自:Styletc樂時尚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大家清洗蔬果食材時,是不是習慣丟掉「應該不能吃」的外皮、種籽等部位?其實這麼做浪費了很多營養素,例如花椰菜心、蘿蔔皮、南瓜籽、葡萄皮等,富含纖維質、維生素或某些特殊營養成分,就這麼丟棄,實在太可惜了。

undefined

《花椰菜梗涼拌就好吃》

營養師指出,以花椰菜來說,不論白花菜或綠花菜,都富含維生素A、B群、C及鉀、鈣、鐵等營養素,除了花球,花梗也可以吃,去除厚皮後,切塊一起炒即可,也可以切成薄片,稍微汆燙去菁,涼拌就很好吃,而且保留更多維生素C。

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等,可延緩細胞老化、保護眼睛、促進腸胃蠕動,紫紅色的根部含有豐富的鐵質及纖維質,用來熬湯也不錯,但若口感接受度不高,也不必非吃不可。

undefined

《紅白蘿蔔不去皮料理》

營養師指出,豐富的膳食纖維大多存在外皮中,大家常吃的白蘿蔔、紅蘿蔔根本不必去皮,白蘿蔔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微量的鋅,有助於腸道蠕動、增強免疫力,外皮則富含維生素B群;紅蘿蔔含有維生素A、C及鉀、鈣、鐵等,外皮則有胡蘿蔔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將外皮洗淨後,直接切塊烹煮,或用刨刀刨下薄片涼拌,就是一道爽口的小菜。

undefined

《南瓜連皮帶籽都能吃》

她表示,南瓜更是連皮帶籽都能吃的抗氧化食材,南瓜的皮與瓜肉相連之間,β胡蘿蔔素含量特別高,她炒南瓜米粉時,不去皮直接刨絲;南瓜籽不僅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及必需脂肪酸,鋅的含量也比果肉多,有助於預防老人痴呆症,與瓜肉一起煮,或經炒熟、烘烤,充分咀嚼再吐出硬質部分即可。

此外,冬瓜的皮很厚,口感不佳,通常她會去皮再煮,但保留冬瓜籽,因其含有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中脂肪及膽固醇,有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

undefined

《橘絡有助於降膽固醇》

很多人吃橘子時,習慣將橘皮與果肉間的橘絡剝得乾乾淨淨,營養師指出,橘子除含有維生素A外,更含有磷稀層皮、六二乙胺甲基層皮及黃酮類,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冠狀動脈發生率,橘絡還含有原橘酸,可降低膽固醇、血脂肪等,以芸香科水果來說,果皮不見得要吃,除了檸檬,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類黃酮及多酚,具有抗氧化、肝臟解毒功能,可以刨絲後入茶、入菜。

《果皮與果肉間,維生素高》

營養師說,水果普遍富含多種維生素,果皮與果肉之間含量更高,蘋果皮所含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還含有檞皮素,中醫認為可化痰止咳,不過蘋果皮經常上蠟,吃時需用菜瓜布刷洗15分鐘,吃得更安全。

有句繞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籽)」,其實具有保健意涵,她指出,葡萄皮含有特殊的白蔾蘆醇,可以降血脂、抑制發炎、緩和過敏症狀,葡萄籽則含有花青素,可抗氧化、去除自由基,不過葡萄較有農藥疑慮,清洗時避免硬扯,以剪刀一一剪下蒂頭再清洗沖泡。

undefined

《白色瓜皮可涼拌、煮湯》

西瓜皮與紅色果肉之間的白色瓜皮,含有氨基酸、瓜胺酸,利用烹調手法,如涼拌、燉排骨湯,就能攝取這些營養素;至於有人建議香蕉皮也可以吃,營養師認為,果皮的功用是保護果肉,香蕉皮所含營養,果肉也有,包括維生素A、C、 B群及鎂,如果不易入口,也不必勉強食用。

 

本文摘自:YAHOO奇摩新聞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石一旦發作,往往會痛到令人坐立難安,甚至生不如死!然而日前有一則網路謠言指出:「增加鈣攝取量,會造成結石」,引發人心惶惶。營養師表示,事實上增加鈣攝取量,並不會導致結石,真正導致結石的原因是鈣質攝取不足、水喝得不夠多。想要預防惱人的結石,建議民眾遵守7點小叮嚀,拒當石頭族。

undefined

營養師表示,一般成人每天所需要的鈣質為1000毫克,而網路謠言提到,「增加鈣攝取量,會造成結石?」其實是錯誤的。骨骼是體內最大的鈣儲存庫,當鈣質進入體內後,血液自有一套平衡機制,會將多餘的鈣質儲存在骨頭中,並藉由釋出或儲存鈣來維持血鈣的濃度,因此增加鈣量,並不會導致結石。

補太多鈣容易結石?營養師:鈣質攝取不夠才會

真正造成結石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鈣質攝取量不夠。由於身體需要鈣質維持生理機能,當鈣質攝取量不夠時,骨頭就會釋放儲存的鈣至血液中,使血鈣濃度升高,維持血液中鈣質的濃度。但是當血鈣濃度升高,就容易與血液中的草酸結合,形成惱人的結石。一般來說,較容易結石的部位分別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地方。

導致結石主要原因:水喝不夠、汗流太多

營養師指出,體內形成結石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量不夠、本身是易結石體質有關外,其實最大的因素是水分攝取量不夠及汗流太多。

通常腎臟有自動調節血量的功能,一旦缺水便會覺得口渴,提醒身體該喝水。當水喝不夠或是流太多汗,腎臟形成的尿量不夠,使得尿液中的鈣離子、尿酸、磷酸、草酸等物質濃度過高,容易在尿液中形成結晶、沉澱,產生一顆顆的結石。

防結石這樣做 7點叮嚀結石不上身

營養師提醒,若本身是屬於容易結石體質的人,建議菠菜、草莓、巧克力、濃茶、啤酒等高草酸的食物要有所節制。而一般民眾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小叮嚀,避免結石產生。

undefined

叮嚀1/水分攝取要足夠

足夠的水份會稀釋尿液,預防產生結石。建議一般成年人1天至少要攝取2000c.c.的水分;若屬於容易結石體質的人,則需要補充2500c.c.至3000c.c.的水分,讓腎臟有足夠的水分製造尿液。

叮嚀2/鈣質攝取要充足

容易結石的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可降低結石的發生。乳製品、黑芝麻、小魚乾、豆腐等都是鈣質含量較豐富的食物。

叮嚀3/維生素B6要充足

維他命B6可抑制體內非必需胺基酸-甘胺酸(glycine)代謝形成草酸的過程,因此補充適量的維他命B6,可以減少體內草酸的形成,進而減少草酸鈣的生成。含維他命B6的食物有乳製品、瘦肉、豆類、全榖根莖類等。

叮嚀4/膳食纖維不可少

吃完大魚大肉等較油膩的食物後,吃進去的油脂容易與鈣質結合形成皂鈣,使鈣質無法與草酸結合,增加小腸對草酸的吸收量,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而充足的膳食纖維則能抑制脂肪吸收,讓油脂不容易與鈣質結合,藉此達到預防結石的目的。

叮嚀5/鉀、鎂礦物質要適量

礦物質鉀、鎂屬於鹼性礦物質,可在腸道與草酸結合,抑制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而且還能避免尿液偏酸,降低尿鈣排泄,防止結石形成。

叮嚀6/維生素C不過量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一般民眾均衡食用蔬果即可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由於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為草酸,若每天長期服用4000毫克以上的維生素C補充劑,恐會增加尿液中草酸含量,提升罹患結石的機率。

叮嚀7/避免吃太鹹

當吃太鹹鈉攝取增加時,會促進尿液中鈣質的排出,也會增加結石的可能。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澄澄的香蕉不僅美味好吃,方便攜帶、好食用的特性,更讓其備受大眾喜愛!可近來網路卻盛傳:「月事來,不能吃香蕉」的說法,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真有這麼一回事嗎?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undefined

香蕉好棒可多吃?3大族群少碰為妙

中醫師表示,看似平易近人的香蕉,卻並非人人都適宜食用。以中醫角度來說,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腸、解毒的特性,適度食用有助緩解便祕、痔瘡等不適。但是,對於下列3大族群來說,食用過量反而弊大於利。

族群1/月經來潮者

女性朋友生理期間應盡量減少避免攝取性質偏寒涼的香蕉、水梨、西瓜、橘子、奇異果等水果,才不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影響經血排出。特別是,容易怕冷、手腳冰冷、經痛者,更該對上述水果加以忌口。

族群2/腎功能不全者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適度食用有助調節人體電解質平衡。可是,對於腎功能不全者來說,在腎臟過濾功能與鉀離子排出方面,往往較常人困難的情況下,一旦不慎攝取過多的鉀離子,恐將造成全身無力、心臟衰竭等症狀,不可不慎!因此,日常飲食物中應盡可能避免食用含鉀量偏高的香蕉、龍眼、咖啡等食物,較有保障。

族群3/腸胃不適者

香蕉不僅性質偏寒涼,更有潤腸、滑腸的作用,適度食用有助改善便祕不適。提醒,這樣的特性對於本身腸胃虛弱、易腹瀉,或正值腸胃炎的人來說,卻有加重病情的可能,不可不慎!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感上身全身痠痛、嗽不停好難受!營養師叮嚀,想要避免感冒症狀加劇,使身體儘速復原,除了看醫生吃藥外,感冒期間適度忌口,避免食用「油炸食品」、「酒精」等5大地雷食物,也同樣重要!

undefined

當心這5種地雷食物!吃多恐釀感冒症狀加遽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一種因感冒病毒感染而引起上呼吸道發炎的疾病。一般來說,此類病毒從活化至衰退約需7~10天的時間,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感冒發病至痊癒病程也應與之吻合才是。可若感冒期間,未加以適度忌口,不慎攝取到下列5大地雷食物,恐將使症狀更為加劇,甚至導致病程延長。

地雷食物1/油炸食品

感冒期間,人體會自動開啟免疫機制,藉以殺死入侵體內的病毒。可一旦患者吃下含有大量過氧化物的油炸食品,便會導致免疫機制必須花費雙倍的力量,來對抗過氧化物及病毒的威脅,進而拉長感冒復原的時間。

地雷食物2/酒精

臨床診斷上也發現,有不少民眾每當感冒就習慣飲用所謂的「藥酒」來補身。但是,來路不明的藥酒不僅有成分不明、毒物殘留的疑慮,對於舒緩感冒症狀更是效果有限。

雖然飲酒當下,人體確實會因酒精作用,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而短暫感覺身體發熱,但在酒精代謝時,亦造成交感神經反應,導致末稍血管收縮,其中包括喉部的微血管,讓感冒不適症狀更加嚴重。

尤其是當酒精代謝後,原先擴張的血管更會再度收縮,甚至比飲酒前更為劇烈。恐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發生風險,不可不慎!

undefined

地雷食物3/人參

雖然經現代藥理證實,適度食用人參確實有助提升免疫力、增強體力。可卻不建議於感冒期間服用。事實上,感冒時人體正處於劇烈發炎的狀態,一旦吃下人參,恐使發炎程度更為嚴重。

地雷食物4/巧克力等高脂甜食

雖然之前曾有報導指出,黑巧克力可減少感冒症狀,可此研究仍為動物實驗階段,人體研究仍尚未證實。一般來說,巧克力、甜點及糕點為例,製作時往往會添加大量的酥油、奶油;這些飽和脂肪酸進入人體內,都會誘發更多發炎物質的產生,進而加劇感冒症狀。

地雷食物5/辛辣食物

辣椒、胡椒、山葵等辛辣食物,雖然含有豐富的抗氧物,可由於其在下肚前,容易對人體口腔、腸胃等黏膜組織帶來刺激,使局部發炎反應更為惡化。因此,也不建議在感冒期間食用。

【營養師小叮嚀】:

除了提醒感冒期間應避免食用上述5大地雷食物,以免加劇感冒症狀、延長復原時間外,營養師強調,想要感冒儘速復原,更應多喝水、維持充足的睡眠;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若是運動員亦可補充適量(約200mg)的維生素C,自然有助身體啟動恢復力,擺脫病毒的糾纏!

 

本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讓抗老化從廚房開始,改掉惡習、吃對食物。

日本沖繩島大宜味村人口約3500人,其中90歲以上居民就有80人,而且個個硬朗有活力,被視為日本第一的健康長壽村。這些健康老人不曾一天吞幾十顆健康食品,或進補魚翅燕窩,他們老當益壯的祕密是什麼?

104歲奧村老太太的廚房,她的午餐菜單是:白飯、海帶芽豆腐味噌湯、苦瓜炒豬頭皮、鹽煮鯖魚和水前寺菜拌鮪魚,「蔬菜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和維生素、礦物質,搭配鯖魚、豆腐、豬頭皮裡的優良蛋白質,雖然家常卻營養十足」。

事實上,延緩衰老的飲食並非取決特殊配方,「不是一天吃一大堆抗氧化劑就能延緩老化」,三餐均衡、不偏食,適度搭配抗老化營養素,才能事半功倍。

造成現代人老化的危機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不均衡。動物性脂肪、糖分、鹽分過多,另方面食物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卻攝取不足,促使慢性病不斷低齡化:脂肪肝、糖尿病、動脈硬化、痛風,硬生生提前損害器官機能,當然未老先衰。

想要吃出活力、吃出青春,食物的選擇和正確的飲食習慣必須相輔相成,以下是4項必戒和和4項必備:

戒除 吃1口,老1歲的壞習慣

■戒除餐餐吃到撐

動物研究顯示,限制熱量能延長壽命,無限量吃到飽的老鼠,比起吃正常量60~70%的老鼠早死(也比較胖)。「每餐吃七八分飽就夠了」,少量多餐比較不容易胖,尤其中高齡的人,消化吸收的能力退化,更要避免一次吃太飽。

低熱量(1800卡以內)、高優良蛋白質、低糖、低脂肪的飲食,還能夠刺激生長激素釋放,強化身體功能、提振精神,輕微的飢餓比起飽食終日更有利於延緩老化。

■戒除常常吃加工食品、冷凍食品

這些食品可能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漂白劑、添色劑等有害健康的物質,容易在體內產生自由基,破壞細胞,即使少量,長久累積仍有不良影響。

■戒除愛吃油炸類

油脂會在體內氧化成過氧化脂質,形成自由基,必須適量攝取。炸過的油不宜重複使用,市售的油炸食品,往往是同一鍋油炸很次,整鍋油都變成過氧化油脂,等於在吃自由基,如果嘴饞非吃不可,也要減少次數、食量。

■戒除飲食內容一成不變

經常吃同樣的食物,會增加有害物質殘留體內的機率,「最好一天吃到32種食物」,最少也要吃到20種,切忌偏食。

吃1口,少1歲的好食物

■腦力向上不痴呆

深海魚(如青花魚、鮭魚、鱈魚、沙丁魚)中的DHA可以改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EPA則能降低血液裡的中性脂肪和壞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預防中風及失智症。全穀類、酵母中的維生素B群,菠菜、綠花椰菜中的葉酸,豆腐、雞蛋中的卵磷脂,都有助於神經傳導物質生成,讓大腦保持靈活。

■健全免疫系統

能強化免疫組織、減少罹患疾病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E、C,B群,特別是B5、B12、葉酸,礦物質鋅等。營養豐富的香蕉能增強白血球功能,尤其熟透出現斑點的香蕉,免疫活性愈高。大蒜、生薑、高麗菜、紫蘇等蔬菜,也有助白血球增加。

■骨骼強化

過了30歲以後,骨質開始一年流失1~2%,女性停經最初5~7年流失得更快,因此年輕時就要培養骨本。除了乳製品之外,大豆製品、蔬菜(青江菜、芥蘭菜、莧菜)、海藻類,小魚干、芝麻都富含鈣質,盡可能每天吃。維生素D能將腸道吸收鈣的效率提高20倍,並幫助肌肉活力,雞蛋、鮭魚、沙丁魚、鯖魚是良好來源。維生素K則能防止鈣從尿液排出,抑制骨質流失,可多吃菠菜、小黃瓜、花椰菜、茼蒿。

■五彩飲食身體不生鏽

呼吸是人體必須的機制,透過吸進來的氧氣,身體將食物氧化代謝,產生養分。氧化過程產生的自由基,會攻擊細胞,但身體本身也不斷產生抗氧化酵素SOD自我保護,只要兩者平衡,就不會影響健康。隨著年齡增加,體內產生抗氧化酵素的能力愈來愈差,自由基便會破壞血管和細胞,形成老化斑累積在身體各處,就像身體生鏽了一樣,「很多疾病和自由基有關」,如失智症、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要延緩衰老,修復自由基傷害不可或缺。

抗氧化劑約可分為酵素、維生素、多酚三大類。要記得食物含哪些抗氧化物是一大工程,幸好自然界已提供最佳選擇技巧:吃進愈多顏色,就能攝取愈多的抗氧化劑;而且混合吃比單獨吃效果更好,一道料理最好有兩個以上顏色:

■黃|橘色:紅蘿蔔、甘薯、南瓜、芒果、玉米和甜瓜,其中的類胡蘿蔔素,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綠色:深綠蔬菜中的葉黃素,能保護眼睛清晰明亮。

■藍色|紫色:藍莓、黑莓、茄子、葡萄所含的花青素,可預防腫瘤形成、抑制生長。

■紅色:番茄、葡萄柚、西瓜、草莓中的茄紅素,可以對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白色:白色花椰菜、大蒜、洋蔥有助抗癌,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水煮雞肉、海鮮、起司、蛋和豆腐,都是優良蛋白質的來源。除了一般食物,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的研究也發現,漢方如山藥、銀杏、靈芝、枸杞、何首烏、槐花、白朮,都有助抗老化,富含多酚的茶,則是有益健康的飲料。

天然ㄟ尚好

由於抗自由基被當成延緩老化的重要對策,抗氧化劑類的保健食品常被當成回春靈藥,不少人連出國都不忘隨身攜帶一堆小丸子。但無論廣告詞多神奇,保健食品不是藥,「許多還缺乏大型的研究證明抗老效果,不應該宣稱療效」。

 健康的人如果三餐均衡,額外吃抗氧化保健食品的效果有限,老人家、壓力大的人、生病時,當體內抗氧化酵素分泌不足,細胞修復功能變差,「該補時才補,不要盲目吃」,還需注意劑量,例如維生素A、E,吃太多反而有副作用。而好的抗老化保健食品除了抗氧化劑,也不能忽略其他搭配的成分,效果才會加乘。

所謂「吃什麼,像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與其吃藥丸、吃補品,不如以純淨、新鮮的飲食,打造繽紛多樣的餐桌,汲取源源不絕的青春能量!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

文章標籤

Ann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